遐想的蓝天
(2009-08-21 17:08:01)
标签:
砾岩地质遐想长凳蓝天承德杂谈 |
分类: 惠龙散文集 |
遐想的蓝天
在夕阳深处的离宫,在依山傍水的金山,妻子披着花白的秀发,倾斜在我的肩头。
我们在避暑山庄的小路上行走,总使人想起一些清新的日子,许多叩青石板悠扬的节奏和一些网络交叉的御路,使山庄里面如千年般清幽。
走到“旷观”附近,妻子的腿开始疼了。那是长期缺钙的后遗症,她坐在亭子的长凳上,凉风习习,爽身忘返,难怪这里有避暑沟之称,行酒令的短歌,匆匆过客,肥胖的狗摇着芦花似的尾巴。顺着柳丝牵长思绪,那些从零碎的记忆被搜寻出来。那些青藤缠绕的往事,被蝈蝈儿轻轻地弹唱,栖息于我梦的枝头……
五十年前,在炊烟牵着妈妈唤归的声音之后,坐在门前那棵结满月光的白杨树下,听大人们讲一天发生的故事,在警世的诱导中醒世做人。
青春啊,好多年伫立在四面云山的亭中,任松涛青睐,任红杏花灿烂。风风雨雨于梦幻中夕阳西落三十多年。
地质事业
带着锤子和罗盘,带着父辈的基业餐风露宿于崇山峻岭,M24是现代仪器验证的异常,在重大突破的喜报中,锤子、罗盘和放大镜,仍然握在第三代地质人的手里……
这流传了几十年的简单工具,这不是简单的流传。走南闯北在我的掌纹茧刻下了不可细数的艰辛。
一个熟悉的背影,在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中远行,发现了一座又一座矿山,在挥汗如雨的疲惫困乏之中雕塑历史,雕塑未来,雕塑自己清瘦如烛的剪影。
一碗饭,一碟小菜。一个馒头,一壶凉水。朴素而简单的餐食,凝聚在每一幅地质填图上,那是地质人的智慧和技术功底,时间是我唯一的知音。信念决定我必须面对真诚去守护,去精雕细刻手中的地质报告。
虽然历史没能留下我的名字,而我的成果却让后人沉思,细读……
面对独特的承德砾岩,感觉如母亲的爱抚,这过去的海,怎么就变成了大山,这是地质人的贡献。俯视着起伏的山峦,倍感家的温馨,所有的生命于我而生而死,而歌而泣……
独坐于承德砾岩之上,欣赏着神奇的土地、承德砾岩放射的光芒,塑造了独特的丹霞地貌。而绿色和金色,还有红色的山峰,总在风中舞蹈,构思一种生存的方式。
几千年,几万年的历史与人类的拼搏和抗争,都在悄然无息中开始,又在悄然无息声中结束。电视上说北冰洋底下,冒出的甲烷气体,破坏了臭氧层,气候一天天变暖,南北气候发生变异。年轻的同事担心,今后的生存环境。
我以一个地质人的心态,沉默无语地走进大山,选择与牛、羊结伴,与山、水、阳光、星月结伴,但轮回的交替总在冥然之中,迸发出生命的挽歌。
于是,我想,倘若有一天,一切生灵远离土地和阳光,那世界将是怎样的结局?
或鱼……或水---及其他……
地质的汉子
我来了,带着几十年的旅程,走进了不属于我的机关大楼,地质人与大山的情结,总走不出我心中的那份永恒。
两根长凳搭成的床铺,我在上面耕耘,写地质报告、写情书、也写诗稿与小说。我的人生总在地图上舞蹈,寻找的矿山,不知打造了多少百万富翁、千万富翁还有国家的重点工程。
一棵铅笔是一把独弦琴,音符是我流淌的汗珠。从晨曦画进黄昏,震荡耳鼓的是心脏与笔声的共鸣。我的舞步是节奏歪歪斜斜的脚印。树下,一群小孩模拟我的风姿。我的心灵是洁白无暇,将枯燥的岁月疏松成柔柔的梦。而四季的风霜无情,于我的额际雕刻出走南闯北的艰辛。
生活永远是我眼底那一朵朵白色的云……而我无所祈求,只希望把千丝万缕的温情,绘进那一张张地图,促进祖国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