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惠龙杂文选编 |
《中国作家富豪榜》读后随笔
《财经时报》用了月余时间,深入了解作家作品的销售情况,以及由此折射出的生存状况。调查结果是,一些作家还在为生存苦苦挣扎,一些作家已通过版税“跻身富人阶层”,基于此,该报推出“中国作家富豪榜”。
我看后确实有些想法:
一、针对这个问题,沉寂多年的二月河,还在电视上解释了一番。我觉得,不管这些数字是否正确,但是,它只能说明这些作家都是勤奋的人,他们没有荒度自己的年华,有人认可他们的劳动成果。
二、中国人确实有一个毛病,就是爱议论一些和自己无关的事情。人家因为写作挣到钱了,就羡慕人家,议论人家。你有能耐也写呀!也去挣大钱,做大官呀!这个年头,不就是谁做的官大,谁争得钱多,谁就是成功者吗?权大和钱多,也成了人生价值的标志。
三、我喜欢 余秋雨先生对此事的观点:余秋雨说,“不管怎么说,这个财富榜证明,只要是印有我名字的书,销售情况一直很好。对于这个事实,我有一种超越经济数字的喜悦。”这个排行榜并不能说明,他们这些人就能有这么多钱,只能说明广大读者喜欢他们的作品。仅凭这一点,喜欢文学的朋友,就应该向他们学习。
四、对于在“中国作家富豪榜”排位第八的郑渊洁而说,他认为这是中国文人的一种虚伪。“一方面不敢承认自己赚了这么多钱,另一方面又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书卖得有多好,想让所有人都觉得他是一个赚钱最少、书又卖得最好的作家,让人给他贴上一个‘德艺双馨’的标签。用我的话说这就是‘假招子’……那些不承认赚那么多钱的作家可能赚的还要多。”让我说,这些都是人家的事,至于你自己,就应该知道自己写的东西,有没有人愿意看得了。
五、至于韩寒提出的“中国缺少大作家”的观点。我觉得之中说法不完全,应该在这句话的中间加一个定语,“中国当代缺少大作家”。这种提法,我就不反对了,并且更加赞同他的:“大作家应该有大作品、好作品,好作品一定好卖,但是好卖的并不一定是好作品。”的提议了。
六、至于排在第23位的张悦然来说,他认为榜单没有什么意义。“而且这类榜单太多了,自己也不知道到底上过多少个榜。”这种说法,让我看才是真正的虚伪,一听就知道,是一个没有挣到钱的假货,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了!
最后,我还是想说:喜欢文字的朋友,特别是那些大龄的男男女女,不要怕自己写不好,不要考虑自己的作品能赚多少钱,更不要参与赌博,做些庸俗的事情。咱们除了在家哄孩子,逗孙子之外,还是到朋友之间走一走,聊一聊,带着感受,回到家里,一字一句地写出了,再读给朋友,或者,投给报刊杂志,或许还能赚些稿费,用它在朋友之间,进行小酌,既有情调,又有自豪,还可防止小脑萎缩,激活脑细胞,起到养颜美容的功效。不相信的人,就去看我姐姐。她没写诗歌之前,身体臃肿地像个家庭妇女,说起话来,像位山村野姑。自从喜欢上文字以后,在家焖的脸白了,眼睛也有神了;大脑灵活了,头发也变黑了;身段苗条了,肚皮上的赘肉,也不知不觉地没有了;性格开朗了,语言也变得幽默诙谐了;小心眼,变成了女绅士;寂寞难耐的生活,也变得充实了许多;朋友多了,心胸自然宽阔。
另外,年轻的朋友,也应该像榜上有名的文友学习,也去写大作品,好作品,卖大钱,给盛世中华,增添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