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岐著中国当代微型小说选编《那山、那水、那狗》由作家出版社发行了
孟宪岐,笔名梦觉、英子,1958年出生于承德县磴上乡,毕业于承德教育学院。当过老师、做过教育局秘书,从事过县委宣传部新闻报道工作,现任承德县广播局副局长。
在业余时间喜欢创作,此书选编了作者134篇小说、三篇杂文、一篇友人印象记。
我认识作者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他当时是磴上中学的一位教师,爱打篮球,他在场上矫捷的身影,很让我钦佩。我经常看他的篮球比赛,但我们之间接触并不多。
时光进入了二零零三年,我们共同的文学爱好,让我们彼此成为了好朋友,知道他出书后我激动不已,连夜看了几篇,就迫不及待想写点什么!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他诙谐、幽默,浓郁的生活积淀,让他作品中的每个人物都活生生地跃然纸上,时不时让我发笑,兴奋之余,还要像疯子一样高声朗诵。
他醇厚的文学功底,透着一种哲理,他谦虚勤奋的创作精神,睿智的洞察能力,让他作品中的生产队长、村长、护林员、农村妇女、朴实农民成了“简约”而不“简单”的人物。一口的乡音:“操,还瞅啥?火候不错,正合适…….甭净说别人,你媳妇的那对大奶子,我可是摸了好几回…..那屁股那叫白呵!”活灵活现地把个生产队长的霸道、威严、粗犷、豪放、土皇帝描写得入情入理。
还有那些美丽的女人,永远是男人们的话题,漂亮的小媳妇,永远是勾引生产队长的资本。在作者笔下的香玉真实自然,贪心、渴望在“这一求一抱,使香玉不知所措。队长的一双大手,一只去摸香玉的大奶子,一只伸进香玉的棉裤档里去摸屁股。香玉很快就被队长弄得软绵绵的,任由队长想干啥就干啥啦!……队长自言自语说:哎呀,真跟外面说得一点也不假呀。香玉轻声地撒着娇说:看你,说什么呀?占了我的便宜,还糟蹋我。队长心满意足地对香玉说:快去场院窝棚,装点黄豆去。香玉也觉得被队长就这样白日了,真是有点亏,便拿了一个白面口袋去了场院窝棚…..”
还有队里丢了棒子,有人让赔,马屁精们,当然让小村民去赔了,可是,正直、醇厚的汉子,“队长一瞪眼:跟他没关系,扣就扣我的,谁让他妈我浪张来着?”这种真实的描写,符合逻辑,让人一看,就知道他的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形成的一种文学艺术,这种艺术效仿是不会得其果的。
另外作者在《伤人事件》里,把个爱吃醋的三江写活了,把三江对杏花的爱,写成了“醋”,这样的男人,特别是有着一位漂亮妻子的男人的“醋意”写的到了位,写得此人就在我们大家的身边。这就是生活的提炼,这就是作家的功底。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的语言技巧,很有点乡土文学的酣畅。譬如:作者在《桃园飘香》一文中,对桃园的描写:“桃园里,也是满眼的绿,绿中透着一点红,也透着一点粉,还透着一点黄,那是大蜜桃缀满枝头。桃树丛中,掩映着一处茅草小屋,仁德老汉正在小屋里抽着旱烟想心事。”寥寥几笔,一幅惟妙惟肖的田园风光画卷映入读者的眼帘。也同时表明,作者观察生活画面的细致入微。
还有作者在描写仁德老汉爱上闺女给他介绍的女人时“这天,那个女人又来了。仁德老汉不知怎么,心竟咚咚跳得厉害。”没有一个爱字,没有一句肉麻的语言,可是,作者入情入理的内心描写,让读者知道了,仁德老汉已经爱上了那个女人。
还有作者在《一包饼干》一文里,对赵二屋里的描写:“茅草屋里空空的光光的黑黑的,赵二默默地坐在炕沿上。”作者通篇没有说一个“穷”字,可是,对穷的描写,一包饼干,绕了一圈又回来的事实。像三斤白面和三斤白玉米面的真情,与做事者诚实的愧疚,是何等的鲜明,何等的耐人寻味呀!
幽默、诙谐,是作者通篇的表现手法。作者在《男人的呐喊》里,没有着力描写村长是怎样勾引嫁进农庄里漂亮的小媳妇,他只是用了“两个不懂事的孩子的一次打赌,揭示了一个喜欢占有漂亮女人,而又愿意付责任的一个山村男人的形象。”让我读后,会砰然一笑,情不自禁地说一句:老孟,真有你的!
还有在《男人和女人的唾沫》一文里,作者的一段短短的道白,把个“唾沫星子,能淹死人”的俗语,演绎的淋漓尽致:“刘小回到家里,媳妇春花还没有睡觉……等春花把孩子哄睡后,刘小脱光了衣服钻进了春花的被窝,不过刘小没做那事,春花有些不解,小声问:今儿你还人模狗样的啦?咋不猴急呢?刘小嘿嘿一笑,用手摸着春花的胸脯,一边神秘兮兮地说:我今晚发现了一个秘密,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秘密…..第二天,刘小见到了快嘴,春花见到了快嘴婆……数月以后,全村人共同得出了一个结论:秋月没脸再在村里呆下去了……只有秋月的男人始终蒙在鼓里…..
一个好生生的女人,一个好生生的男人,他们都不知道在自己的身边发生了什么。只有无端的猜疑和所谓的传闻,让他们在村民面前抬不起头来。
这就是《那山、那水、那狗》的一点感受,迫不及待地先吐为快。
这本书我还没有读完,先说这些,让文友们去揣摩,承德又要出大作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