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河流一路成长

(2006-09-09 12:23:43)
分类: 惠龙杂文选编

 

与河流一路成长

——我所知道的韩闽山

韩中山

水的根源是最小的水,山的根源是最大的山。

玉带河发源于北大山的石海林涛,澄静清纯像从母乳流出的汁液。闽山比我晚两年于六十年代末期开始承受母亲和玉带河的哺育。作为玉带河上游一户普通农家的第九个孩子,当他面世时,病中的母亲乳汁已相当乏匮,而玉带河正丰满鲜活。因此,闽山的童年苦涩却并不缺少营养。

追根溯源,近二百年来我家列祖列宗似乎未见精通文墨者。我们的祖父,一位正直刚强、勤俭严谨的农民,因为曾经做过私塾教员,又写得一手好水笔字,被乡亲们尊为先生。祖父辞世时闽山七岁,对他影响更大的应该是老人家留在村头墙壁和老屋门面上那些红的黑的大字。出生于中医世家享年八十八高龄的祖母,一生精细优雅而又见多识广,从她老人家嘴里讲出来的那些笑话和童谣,是我们兄弟姐妹最早的启蒙教材。父亲和母亲曾是乡村精英,他们更多地留给我们的是聪明、正直和善良。

我们兄弟姐妹在学校作文都比较优秀,除遗传因素外,互相影响也很大。从两位长兄开始,我们似乎都极喜欢阅读文艺作品,而且能千方百计读到一些。我在承德师范学校、承德师专中文系上学期间借阅的关于诗歌散文写作的一类书籍,我们兄弟假期相聚时有意无意的谈吐,以及我几次在全省诗文比赛中获得的奖杯证书,对闽山或多或少是有些影响的。大约从入高中以后,他开始对文学发生了兴趣。

从我们生长的山村沿玉带河曲折地走上十八里路就到了姥姥家。东三十家子高中神圣地开办在姥姥家门前,那是玉带河中上游唯一的一所国办高中。八十年代中后期,神州诗坛流派纷呈、社团林立,即使偏僻至此也难免波及。闽山与一干意气书生竖起楠子文学社旗号,吟诗作文,刻字出刊,燃烧着青春激情的岁月。执着的阅读与写作,固然使他在文学上获得明显长进,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其它学科的学习造成影响,直接的后果就是高考成绩不如人意。我不知道没能走进大学校门的他,每当反思起在高中阶段痴迷于舞文弄墨,是否会五味杂陈。可以肯定的是,中学时代毫无例外地深刻影响着他未来的道路。

像一条逆流而上的鱼,闽山返回玉带河上游的村庄,跟在花甲父亲后面学习亲近土地,品尝着属于中国农民的苦辣酸甜。四年可以读一个大学本科,而他这农耕四年的收获,并不似田园里那些玉米高粱土豆南瓜那样简单,我甚至以为远胜于读一般大学的所得。既已接受了缪斯的神诲,当他扶着木犁耕种春天,顺了牛尾、牛背、牛角指示的方向远眺南山如火的杜鹃,当他赶着马车满载秋季,在山野、山路、山风的陪伴下仰望高天冰冷的星斗,他的感受与父辈和村人自是不同。那些在劳累和疼痛中触及的事物会刻骨铭心,那些在失意和忧愤后展开的思考不可能庸常。这些丰富有些又相当独特的经验当然地成为他日后诗歌写作的题材源泉和思想基础。

必须要提到的是,这前后有一个人对闽山产生了相当的影响。七十年代中期,因为种种原因,我们村上先后有几户人家出走到辽宁大洼县,据说那边日子极好过,天天吃辽河大米。其中有位叫王树青的人,与我们同辈份,年纪长十几岁,以乡亲论起来叫大哥。树青大哥是乡村的文化人,高中毕业回村后一直痴迷于写写画画,很勤奋,经典的传说是每天晚上在家里抱着板凳借了昏暗的煤油灯写稿。或许辽河大米真的更有营养,又或许辽河三角洲四季的风光确实分外迷人,树青大哥在被称作”南大荒”的那片神奇土地上,耕种稻谷的同时更加醉心于经营文学写作。八十年代中后期,他参与创办了稻花诗社,异常红火活跃,在当地大有影响。所谓臭味相投,每当大哥节日回老家探望父母,总要把飘着墨香的油印小报拿给我和闽山看,谈及在农场里白天插秧种稻谷、晚上刻写编《稻花》的那一干男女,他总是神采飞扬。后来回乡的闽山和大哥过从甚密,除了书信往来,闽山还曾到大洼县实地体察过大哥及其同志们的耕写生活。那些沟通与往来,对闽山的写作及成长产生过非常积极的影响。所以,当已成为辽河三角洲一带颇负名声的摄影家的树青大哥今天翻读闽山的诗作,该是格外欣喜的吧。

闽山是个不肯安于现状的人,九十年代初他来到今天还在居住的象鼻山下玉带河与武烈河交汇的地方工作。在这里他娶妻生子、营业养家,经历了崭新生活的曲折艰苦和凡俗平淡,却依旧继续着对诗神的亲近与追求。坚持订阅并深入研读各种诗歌刊物,执着学习西北大学、《诗刊》杂志社举办的诗歌函授课程,积极参与市县各团体组织的文学活动,热情结交各地文朋诗友、前辈师长,使他的诗歌写作水准不断攀升。特别在近一二年里,他频频与市内外著名诗人往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长进自然非比一般。以我不很专业的眼光打量,他确乎已接近完成从诗歌爱好者到诗人的艰难转变,这本差不多与老家新屋一同诞生的《根的方向》应该就是最有力的说明。

作为一条普通的河流,玉带河从北大山细小地淌出,千回百转,绕山穿梁,在跌宕曲折的流淌中成熟,在吸纳包容的歌吟中长大,给生息在河边的人们以幽长的教益。当她勇敢地把自己融汇于武烈河中,所有目光深邃的人都已经看到,她的未来是宽广宏阔的滦河,是浩瀚博大的太平洋。

多年在玉带河与武烈河的交汇处守望,关于这条母亲河,闽山自有更为深切的体味。我想他既已把握了这河流的《根的方向》,当然也该知晓她的不断成长的方向。              2006年9月6于承德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访友印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