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老师70大寿有感

(2022-04-15 14:52:52)
标签:

师生

分类: 生命感悟

 

318日是我们研究生导师何老师的七十寿辰,因疫情缘故不能组织聚会,组织的师兄们提前几天给各级学生发了通知,说让大家每人录一个小视频,将剪辑好在17日何老师的云生日会上在线播放,届时大家都可以通过腾讯会议参会。

那天正好不太忙,我也准时上线了。主会场是在何老师公司的一个小会议室,人不多,除了何老师和夫人,仅有几个海外研究所的留校师兄,都是熟悉的面孔,也是何老师退休后团队的骨干。我以为赶上了工作日,参与的人不会太多,但一看线上竟有百余人。一个师兄致开场白,说到何老师的寿辰是学生们心中的一件大事,看来说出来了的确实是大家的心声。

会上的重头戏是播放大家的祝福视频,从1995级的大师兄师姐们开始,一直到2021级的在校生,跨度20多届,一届届一个个的出来现身说法,感觉至少有100多个。最前面的师兄师姐们差不多已年近半百,有些还已经移民海外多年,然而看镜头前他们沧桑脸在深情回忆曾经跟何老师相处的日常、诉说铭心的教诲,还有感激和思念,让人分别感觉到他仍是一个学生。前面毕业的每届学生少,跟老师的接触更多,感情更深厚。后面的依次出场,有的汇报工作生活情况表示让老师放心,有的表达多年未见的遗憾和歉疚,有的带着孩子在一旁喊爷爷送祝福,最后是在校生一片片青春洋溢的新面孔集体说着祝福和吉祥。有幽默把大家逗乐的,有煽情把大家感动的,有同一单位或同一城市设计造型共同出镜的,不变的是一个共同点:赤诚之心溢于言表。视频播了将近两个小时,我看完忍不住感叹:当老师的能做到何老师这个份上,也值啦!

几天之内,能集齐这么多届学生的信息,千里之外能创造这样的云聚会盛况,除了师生这层最基本的关系,靠的更多的还是何老师曾经对学生们的无私付出和他这个人的人格魅力。他对学生的那种严苛同时又近乎护犊子式的关爱,那份给穷学生们雪中送炭的大方慷慨,还有在找工作时不遗余力的帮助,足够让每个学生铭记于心。

我们入校时,何老师每届学生已经超过10个,跟他直接接触的时候并不太多,但却发现他其实对学生们的脾气秉性了解得很透彻。上学期间,好像是一次论文例行检查结束后,他突然由一个严厉的老师变身成操心的家长,专门对我们说:“你们几个女生都抓紧找男朋友啊,到年龄了,不能光搞学业,个人问题也得解决。你们都啥情况,都有男朋友吗?”当时我们4个女生,一个已婚,老公就是我们一个师兄,他很清楚。我乖乖报告:“我有。”他眼神从我这边一扫而过说:“你没事,你我一点也不担心,我主要担心的是她俩。”当时她俩还真都是单身。工作几年后的一次教师节,我们这届的几个学生一起去看他。他已经退休,更像一个和蔼的长辈了。他问我们各家生活、孩子的情况,听到我说一直跟公婆住,他有些吃惊,追问关系处得怎么样,我说一直都挺和睦,他才放下心来,敞开说:“那就好呀,你这急脾气、大大咧咧的性格,我还真怕你跟公婆合不来呢。”

 

视频之后,另一大内容是何老师发表讲话。出乎意料的,主题竟然不是最适合角色的如何搞好工作或生活之类的殷殷嘱托。这次他是在总结生命,谈到了更本质的层面——人生的梦想,让人愈加感叹老人家的通透和智慧。照这行情,我们完全可以静心期待老师80大寿的到来。因在电脑前,听的过程中,顺带将重点部分整理留存如下:

我这辈子最大的感慨是,人生还是应该有点梦想的。我看好多人视频里都说到的平平安安、家庭幸福,那是生活最基本的东西,是人的基本价值,但不应该是人追求的梦想。人生追梦还是要有的,这个梦想到底在哪?这需要每个人自己慢慢寻找,你们现在可能还不知道,但肯定不是职务、财富,而是人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我认为,我这辈子活到现在来总结,我追求的目标是对各种知识感兴趣,求知就是我的梦想,是求知、求知欲,不是成为博士、博导、院士。只要看到知识,我就眼睛发亮,我就有发自内心的热情。

我看视频里,很多人说混得不好,好像没混上个什么职务什么官,都不好意思见何老师似的,我觉得真的完全没必要这么想,何老师不在乎这些。我这辈子就没有什么职务,也没当过什么官,我连党员都不是,但我觉得当老师就很幸福,我最大的感悟是,当老师的不能想着回报,而是应该想给予,想你能给予学生什么。

前面的毕业的人大学生吃香,可能觉得没混好有遗憾。可是后来毕业的,每年毕业生多了,竞争也大了,不是每个人都能取得大家认为的那种成功的,你要觉得你可以,就努力好好干、好好争取,不可以就拉倒,也不要太纠结,不要太为社会上的各种烦恼所干扰,不让要这些影响你的梦想。成功的人,退休了不一样什么也不是、一样无人问津吗。你有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可能你上班的时候不太行,但退休之后却能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或者在其他方面发光发热也不一定呀。


何老师学生多,我们总怕他记不清,记得他60大寿时我们在昌平一个度假村大聚餐,每个人看到何老师都自觉自报家门:我是某某级谁谁谁,但其实他绝大多数他都能叫得出名字。我知道,不管几年不见,他都一定记得我,仅仅是因为我去了一个没有人去过的非专业做这行的单位,跟大批的三桶油系统内的人比我是唯一的,跟学生优秀或引以为傲等毫无关系。而恰恰相反,就因为上学的时候我专业学得很一般,算不上什么好学生,工作的时候单位又游离在圈子之外,这些年自己也干得平平,我内心其实也一直属于那种自觉“有辱师门”、“无颜见江东父老”的那一类。但今天何老师的话让我彻底释怀了,原来他从来都不需要学生用这样功力的心态来看待自己、来面对他,他需要的也只是学生们都做好自己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总结2021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