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旭东
80年代,是不可复制的——中国正经历着现代化剧烈变迁与文化艺术新启蒙。钟情于那个年代动画片的有观众,无疑是幸运的。除了能欣赏到大量优秀的国产动画片——中国乃至世界手绘动画片的巅峰。同时象“阿童木”、“变形金刚”、以及迪斯尼的庞大家族,这些海外多集动画片,给观众带来了强大的震撼。尤其是作为中国首部引进的日本动画片——铁臂阿童木,无论从艺术性、影响力都成为同时期的翘楚。
20年过去了,我有幸提前看了全CG技术的电影《阿童木》。影片讲述了天才科学家天马博士,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儿子托比。伤心不已的博士,以儿子托比的外形和全部记忆制造了机器人阿童木替代儿子。但却无法令自己重展欢颜,博士狠心的赶走了阿童木。遭受遗弃的阿童木备受伤害,一个偶然他意识到自己原来是一个机器人。在离开大都会后阿童木历经艰险,在一系列磨难曲折后终于找到了自我,最终也战胜了恶势力,和博士幸福的团聚。阿童木依旧保留着头上的两个“尖尖的角”,但是不再穿着记忆中标志性的小裤衩+小红靴,变身成为一个英俊的校服美少年,人物绘画虽打破以往人们心目中的那个小英雄形象,但我想新造型也许更符合现代老少观众的口味。配音团队表现突出,人物对白中加入了不少当下流行的网络in语,活跃气氛,提升了影片的时尚感。
讨好讨巧的人物造型,典型的好莱坞英雄片的故事结构和叙事策略,精良的特效制作。值得注意还有:该片在有意的保留日本卡通动漫文化基因的前提下,为人物注入了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感情和特有的伦理观念,本土意识和普世价值观传递的清晰、正确。
《阿童木》主要投资方是中国企业,人物造型、建模等创意工作亦是香港团队担纲。显然影片的出品方制定的是将该片作为中国文化产品对外输出的全球策略。
克拉考尔曾言:我们能通过电影,看到一个民族的无意识动机和幻想。近年华语电影能做到文化、美学、历史三种价值正确且兼顾大众(全球)口味的电影凤毛麟角,我看来《阿童木》的诞生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