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弄懂李开复的工场

(2009-12-17 01:30:15)
标签:

李开复

创新工场

it

分类: 时事评论

周二的《每日经济新闻》登了李开复接受其记者访问的内容,大概知道他靠自己的影响和关系可以在一年之内募集到8亿元以上,然后在5年内花完。这8亿元会投向40到50家公司,也就是每家平均得到1600到2000万元。听说柳传志、郭台铭和俞敏洪等人都是愿意出钱的主。

 

李开复的模式是等创业者来找到他,他进行审核是否可以让这些人进入“创新工场”,然后李开复又出钱还出力帮他打造团队和优化商业计划,但是要这些创业者分给李开复比他们本来应该分给天使投资者(风险投资者,只出钱)更多的股份。

 

本来又当爹又当娘是应该多要一些,比“天使”稍微多爱钱也是应该的,毕竟人家李开复一个人相当于坐上个有40到50家子公司的集团的总军师宝座,是要日理万机的。

 

不过我怎么觉得这种想法太天真?如果说团队打造好了、商业计划优化好了就可以成功,那创业差不多就等于可以有公式可循了。

 

除了他能够搞到的钱(也许还有他辛辛苦苦在谷歌等大公司赚的钱),李开复的优势恐怕是在人脉和名气上面(本来应该算上管理,但是创业有时不需要管理,更需要运气),但是万一他的这些如意算盘无法达成,恐怕会名利双失,而且速度还可能很快,毕竟这个世界是势利的。

 

我想象如果他采取比天使更天使的做法,比如义务帮助他人牵线搭桥,多到大学演讲激发学生上进,自己再搞个商业计划优化咨询,让别人愿者上钩,那也许会成为大家继续敬仰的对象。

 

王石好像在他的传记里说过类似这样的话:名和利只能要一项。

 

不然学学唐骏,专心打工也是如明星一般,想到这里,难道唐骏不是名利双收吗?王石难道说错了?

 

更加不懂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