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政协提案: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加快教育体制改革
(2009-03-01 07:52:00)
标签:
政协提案民办教育民办学校漳浦杂谈 |
分类: 日常记事 |
今天收到四哥发来的草稿:
理由:
我县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自省两基验收以来,随着城乡人口和教师培养机制的变化,存在较为严重的教育资源不足、分布失衡、控制失调以及体制改革滞后、政策扶持力度不足等问题。
一、幼儿园及小学教育:
(一) 我县学前教育严重缺失,至今各乡镇均无一所中心幼儿园。由民间力量筹办的幼儿园规模小,师资专业化程度低,教学不规范,后勤服务落后,固定资产投资不足。
(二) 小学教育的问题也十分突出:
第一,我县小学布局以行政村为区域,办学分散,生源减少,班级学生数大多在20-30人,甚至在10人左右。
第二,教师老龄化现象日益凸显,教师编制与学生数相配套的矛盾突出,教师包班教学的现象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
第三,教学资源失衡,导致农村生源向中心校转移,一方面使中心校人满为患,一方面使农村小学经费日益窘迫,难以为继。
第四,农村小学场地不足,设施落后,无操场无围墙的现象仍有存在。
二、教育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一)对民办学校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我县自2005年鼓励民办教育以来,现有两所学校发展相对顺利,即龙成中学和漳浦英才学校。但也存在发展乏力的现象。主要问题有:
第一、土地办证、产权登记尚未落实;
第二,教师流动尚受限制。规定公民办学校教师流动截至2010年9月份为止。其实我县公办学校的学生数比高峰期减少将近三分之二,语文、数学、英语教师过剩,政府得承担教育系统富余人员的工资和三金,而民办学校却存在招聘本地教师的困难,这无疑造成人为的资源浪费。
第三、教师编制和职称评定尚未与公办学校接轨。
以上几方面与我县大力扶持民办教育的政策与承诺不一致。民办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县教育资源的整合,减轻政府的负担,引进竞争机制,其好处不言而喻。
(二)以政代教现象突出:
办法:
第一、鼓励民间资金投入,政府协调解决征地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加以督导。应继续深化大力鼓励公司和个人于每一乡镇建立一所示范性的中心幼儿园和实验小学,小学应以乡镇为整体构思,建设寄宿制的规模化小学。高效快速地提升我县的办学层次,这样可以减轻政府投资的压力,又能刺激社会消费,拉动内需,一举多得,起到四两拨千斤之效。
第二、鼓励公民办教师的长期自由流动,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这一点也是与事业单位养老体制改革相适应的。
第三、尽快做好公民办学校土地和产权登记工作,这样,龙成中学和漳浦英才学校的发展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我县两基建设阶段的许多公办学校均未做好土地办证和产权登记工作,这一点对今后中小学撤并的实施也非常不利,如不解决,有可能引起财产不清的纠纷。
第四、做好调研工作,根据现有及今后生源的规模重新核定教师编制。
第五、鼓励民间机构参与教师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