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激情永驻的出版人
(2017-09-24 13:09:05)
标签:
名家轶事文化 |
1
萧乾和我的老朋友、原译林出版社社长李景端,近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的新书《风疾偏爱逆风行》,回顾了他后半生近40年的编辑出版生涯。因为书中写到的许多人和事,我大体都熟悉,还有几件大事,如翻译出版《尤利西斯》,那更是他同萧乾和我三人,共同亲历的合作成果。如今读书思情,往事仿佛历历在目,所以读起来备感亲切,内心也萌发出不少感想。
李景端和我都是搞编辑的。以编辑同行的眼光来看他,成功与不足当然都有,但他身上有一个最可贵的特点,我认为就是激情永驻,不断攀登。一个人办一件事有激情不难,难在办每件事都激情高涨,永不畏难松懈。从李景端这本回忆录中,可以看出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不管是当编辑还是当社长,也不管是在位还是退休,他总是满怀激情,做好每一件他想做的事。越是别人没做过,他越想去做;别人嫌烦不愿做,他偏要不请自做。有人说他“爱管闲事”,没错,他确实有点“爱管”,但能管出效果,这就是做好事。这种“爱管”精神,其实正是他充满激情做人的一种表现。
这本书写了许多李景端迎着困难勇攀登的故事,仅列举出版界熟知的几项。
世界文学名著《尤利西斯》,问世七十年后尚无中译本,个中难处多多。又是李景端,敢啃硬骨头,居然把萧乾和我说动了心,以我们俩合计150岁的高龄,完成了这本“天书”的翻译任务,创造出《尤利西斯》中译本名利双收的奇迹。
他通过发表文章或做讲座,积极发声表明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进入互联网时代,为适应市场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要,“快餐翻译”之类的翻译产品,只要不抄袭侵权,法律不禁止,市场有需要,就应该承认它的正当存在,采取包容的态度。但是,翻译毕竟是一种需要智力投入的学术行为,理应遵守翻译的科学规律、翻译的美学要求,以及翻译的职业道德。凡涉身翻译领域的人,在包容他人合法但非正规翻译的同时,仍须倡导坚守传统的翻译基本准则,力求保证翻译的质量。对于商业合同、计量标准、法律文书和文学翻译等,尤应严肃对待,精益求精,绝不可让传播效应和商业利益,来削弱对严谨翻译的质量要求。他的这些见解,当然可以讨论,但至少表明了,他对翻译事业一贯关注的激情。
这本书取名《风疾偏爱逆风行》,综观李景端的编辑生涯,他可贵之处,也贵在勇于“逆风行”。“逆风行”需要眼光、勇气和毅力,“逆风行”有时还要担风险。而这些,李景端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得益于不知倦、永不息的激情,而不断地顶风前行。
(《风疾偏爱逆风行》,李景端著,商务印书馆2017年3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