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版社等级评估应成为优胜劣汰的长效机制

(2009-12-29 08:18:55)
标签:

出版

文化

                         出版社等级评估应成为优胜劣汰的长效机制

                                        李景端

 

    首届出版社等级评估产生的“百佳”出版社已经揭晓了,这是出版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件大好事,它好在三个方面:

    其一,体现出了出版社经营优劣的差别。多年来,全国近六百家出版社大家都姓“公”,经营好的没便宜占,差的也没亏吃,再烂也倒不了,于是“嘴上天天喊难过,年年难过岁岁过,日子过得还不错”,就成为不少出版社领导不感压力的一种写照。现在评出你的“三六九”等,好的加油,差的看你脸红不。

    其二,评估过程大大科学化了。出版业以前也评过优秀、良好出版社,那都是由出版管理部门,根据各社申报的书面材料,“关门”内部评定,其局限性不言而喻。而这次等级评估,却是经过长达5年的调研和论证,事先设计好评估的5个方面、25个要素,先由计算机按各社硬数据,算出定量的“死分”,再委托中国编辑学会、中国教育科研所和中国版协科技委员会这三家作为中介机构,延请上百名专家按照相关指标的考核要求打出“活分”,然后再综合加以评估。这样做,客观性、科学性、公正性都明显增强了。最后还要公示,透明性也有了。

    其三,评估结果还有相应政策支撑。这次出版社等级评估,不同于社会上其他行业的什么“排行榜”。后者多是民间搞的,主要是一种荣誉性的象征意义。而出版社等级评估,却是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而且配合有相应的政策。例如,对“百佳”出版社,将在书号使用、承担重大出版项目、促进资本运作,以及实施“走出去”战略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而对于四等出版社,也将给予警示、督促整顿、重组,直到实行退出。

    尽管这次出版社等级评估还有尚待完善之处,但它已显示出有助于促进优胜劣汰的积极作用。现在有必要认真总结这一次等级评估工作的经验,更广泛吸收各方的意见,努力把出版社等级评估工作,建成出版业促优治劣的一种长效机制。对此有几点建议:

    首先,出版社评审指标应突出文化属性。应该增加文化贡献考核指标,提高文化效益加权的权分,鼓励出版社在壮大经济实力的同时,必须把传播先进文化,促进科学文化发展放在首位。除了把获奖图书纳入评分以外,最好每年对出版社实行年检,对当年的出书结构及时评估,从各类书的比重和选题分析,看出版社的文化贡献。对出版社的文化软实力,诸如品牌价值,诚信声誉,组稿能力,服务质量,与读者的互动等,都应纳入考核之列。其次,充分发挥行业评审的作用。同行之间,因业务性质大体相同,既有可比性,又互相比较了解。建立起行业评议的机制,有助于增进行业自律,拒绝行业潜规则。还有,还应该拓展吸纳来自读者和社会的反馈信息渠道。可以通过抽样调查、问卷征询、网上投票、民意测验等多种方式,尽量吸纳读者和公众对图书及出版者的反映,获取数据,作为设定出版业更全面评估指标的参考,使来自读者的心声,成为出版社等级评估体系中一项重要的补充。

 

                                                        (载《科技与出版》杂志2009年11月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