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藏文艺复兴
说起收藏,我更倾向于艺术品收藏,而非古董收藏。为什么?因为艺术品收藏考的是人的艺术素养,这一点我自信能把握得了;而古董收藏则考运气。我靠自己,不靠运气。
很多人都认为艺术品永远升值。我说未必,有的艺术品随着时间的流逝会一文不值,因为所谓的艺术价值也会有时代局限性,也许在那个年代被人误认为是艺术的,后来人们却认为那不过是低劣的工艺而已。
这种艺术悲剧,在文艺复兴前和复兴开始初一阶段的欧洲中世纪发生很多。那时候无论绘画还是雕塑作品,都是神学主题(即当时所谓的“主流意识”),基本上是禁欲主义的,于是画家们都把功力用在了画袍子、画神学符号、画森林和农庄……(奇怪,他们为什么不到中国来留学,学国画多好,教会一定喜欢),于是人们不再计较每一幅画本身的艺术水平,而是把眼光盯在画家的出身、师承、门派、技法,以及每一幅画的装帧用料及技巧。特别有意思的是,那时候最贵的画往往不是因为那画有多好,而是画面用了多少金粉,画框用了多少象牙。这些收藏家们的下场可想而知,文艺复兴使达芬奇们的作品值钱了,此前他们高价收藏的垃圾们只好拿去旧货市场廉价当掉。
先别笑话当年西方的收藏家们。现在我们的一些收藏者不也在犯他们的错误吗?那些全无艺术价值的作品,那些恪守工艺流程的作品,那些被画家一辈子重复制造无数张的作品,就因为是“某某画派传人”的画,就值钱;一些买画的人,就因为风水需要、工作主题需要而请画家画画,于是松竹梅兰牡丹向日葵满天飞,甚至工艺到了画一朵花多少钱的地步……种种这类现象,与中世纪后期的达官贵人们(后来才知道他们是“老冒”)所热衷从事的收藏工作又有什么两样呢?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那些附庸风雅的勾当,在中国的文艺复兴大潮面前,也会灰飞烟灭的。现在所谓的艺术品,有相当一部分非但不会升值,还会贬值,甚至贬得一文不值。所以,我倾向于选择文艺复兴类的画进行收藏。那么,哪些是属于文艺复兴类的画作呢?有待于我们日后交流。或者,您也可以到我主持的陈维老农那个博客去看一看?
前一篇:经典别墅:紫罗兰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