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的春天

(2007-04-01 17:19:00)

 

  北京无春。

  在北京呆过两三年的人都知道,北京没有春天。其实比较科学的说法应该是北京的春天极短,短到什么程度?北京的春天只有一周的时间。所以北京人的穿衣着装一直遵循着“春捂秋冻”的原则。一周前还是乍暖还寒,最高温度只有十四、五度,一周后气温却直逼二十七、八度;一周前还穿着毛衣、保暖衣裤、夹大衣以御寒,一周后,穿着短袖衬衫还冒汗,走在路上尽挑有树荫的地方走。

  北京春天来临的标志是桃红柳绿,迎春吐蕊,玉兰绽放。嫩绿的柳枝、粉红的桃花、橙黄的迎春花、冰清玉洁的白、紫玉兰共同装扮着北京春天的俏丽。

  最近几年,每到春天来临,北京长安街上、中南海南门前的几株玉兰似乎成了明星,大小新闻媒体,甚至中央电视台都来捧场,出镜率高于副总理及各部部长。其实北京最漂亮的几株玉兰长在颐和园慈禧的院落里,树高、花大、形美,花期也长,光绪住的院落里也栽种了玉兰,但花期要比慈禧那边的晚几天,皇家大院里的规矩就是多,连花的开放也得遵守长幼尊卑的名分,不能造次。现在,每到春季来临的时候,到颐和园赏玉兰,已成为很多北京人的传统活动,就像东京人赏樱花,洛阳人赏牡丹。

  自驾车旅游,也是北京人近年喜爱的春季里的活动,每到周末,通往远近郊区、邻省的公路上,看到的都是北京牌照的车辆,踏青、赏花、登山、垂钓、野炊、放风筝、吃农家饭、住农家院,络绎不绝,乐此不疲。

  春天来了,北京人的餐桌上更丰富了,大棚里的蔬菜远不如露天地里的抢手,先是蘸酱吃的小葱,接着是头茬的韭菜、小水萝卜,接茬是香椿、西红柿、小白菜,扁豆、茄子、黄瓜、西葫芦,甭管有多少烦心的事,北京人的原则是先顾嘴,老北京的口头禅是“吃饱了不饿”、“睡醒了不困”,家里要是哪天揭不开锅了,那才是天底下最大的事儿。

  北京的春天并不太平,“四五”“五四”“六四”,都是春天里发生的故事,至今有关部门仍把四、五、六三个月看作中国政治、治安的敏感期,对北京,“多事之秋”的成语并不适用,北京流行的是“多事之春”,但无论怎么看,北京的春天已经是越来越平和、越来越和谐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看郭德纲
后一篇:三不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