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何地的方言?也不知是从何时开始?逛街成了一些北京人购物的代名词。今天,大年初二,在夫人和女儿的动员下,我们一家去西单商场和中友百货逛街。
我们10点50分到了西单商场的门前,商场竟然还没开始营业,看了门前的告示,才知道初二的营业时间最短:11点开始营业,20点结束营业。在我的记忆中,自己站在商店的门前,等着商店开门营业的这还是第一次。我生性不喜欢逛商店,穿什么,用什么,从来马马虎虎,结婚以前是老妈管,结婚以后是老婆管。我自己从来不操心,也用不着操心。
常言说:喜欢逛街是女人的通病,陪女人逛街是男人的心病。但我很幸福,因为我的夫人从不逼着我陪她逛街,以前是她拉着女儿去逛街,现在是女儿拉着她去逛街。她拉着女儿逛街时,女儿常埋怨她逛的时间太长,一次逛街的时间最短要5、6个小时,走路的速度也太快,她开始带女儿逛街时,女儿才6岁;现在女儿拉着她逛街了,她也如此埋怨女儿,毕竟女儿已长大成人,她也不再年轻。在这长达20年的购物活动中,她已把审美取向、生活常识、社会经验、接人待物的方式方法,甚至道德规范一点点地灌输给了女儿,完成了培养另一个女人的过程。
购物,东北人的叫法最有特色,叫溜达,那次在日本东京,同行的东北女孩一边享用着酒店的早餐——西式自助,一边催促着她的女伴,下午咱就该回国了,咱俩得抓紧时间溜达啊。
英语称购物为SHOPPING,其实远不如中国的逛街、溜达准确。因为女人买东西,并不是一下子搞定,为买一件商品,她们要跑很多商店,翻过来掉过去不知要看过多少遍,还不一定买得成,质地、款式、价格、品牌、颜色、是否具有独特性?是否符合流行趋势?都要通盘考虑,反复权衡,总之女人买一件东西,绝不比男人们决定国家的军机大事更轻松,更随意。还有女人外出购物时,其实还掺杂着休息、转换心情、发泄愤怒、结交朋友、甚或拉帮结派等种种复杂的其它因素,并非仅是简单的购物而已。
今天的逛街原定是三个半小时,买完东西后,在外面用餐,然后再回家。但一个朋友的电话却打乱了我们的计划,使我们的购物时间缩短了一个小时,他们一家在北京的近郊买了一栋别墅,刚刚装修完,约我们去看看,打打牌。经不住诱惑,我们修改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