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看李戡

(2010-08-25 23:45:06)
标签:

文化


老至無能始達觀

 

  好久沒讀過一本像<李戡戡亂記>這麼硬朗朗的書了。

  八十後九十後的年輕人, 要嘛不寫作而跑去拍短片或搞音樂, 要嘛就擅寫一些或柔軟或哀怨的濫情文字, 喊天哭地, 好似一日廿四小時有廿三個鐘頭唔開心, 食餐日本菜唔好食又話唔開心, 公司同事對佢說話大聲少少有唔開心, 學校老師責罰他幾句又唔開心, 同學死黨唔接佢電話又唔開心, 睇套戲悶少少又唔開心,「唔開心」成為幾近年的最火口頭禪, 兩岸三地皆然。

  大陸情況好少少, 尚餘若干憤青。 香港的憤青則其實十居其九係中坑, 年輕人即使仍然心有火, 如本欄這兩天所言, 十居其九選擇輕鬆就手的拍片或音樂方式宣泄不滿, 內容總是感染力有餘而分析力不足。 福爾摩莎亦是, 廿五歲以下的人早已遠離文字, 甚至跡近文盲。

  硬朗是好的, 而且因為愈來愈罕見, 所以愈來愈見得好。 面對社會體制所施降的功力和挫敗, 李戡拒絕了濫情、選擇了還擊, 站穩硬杉杉的立場, 使出硬杉杉的文字, 對教育制度狠批一番。 是的, 年輕人愈來愈不好學, 理由之一正因教科書愈來愈混帳廢話, 兩岸三地皆然, 試想一位年輕人每天在學校面對這種爛課本爛課程甚至爛老師八小時, 下學後, 怎可能還有興趣和精神去閱讀或學習其他稍為深奧嚴肅的學問? 都不會有了, 都只願上網或唱 k 或胡混了, 只有極少數極少數的自重分子願意在三爛以外自尋學習途徑, 如李戡在書前所引的馬克吐溫名句,「我從來不會讓教育 (schooling) 干擾我的學習 (learning), 這是難事, 而幸好, 仍有像李戡一樣的年輕人在努力 ; 既然成年人不幫他們, 像他一樣的年輕人只好自己幫自己了。

   今屆香港書展, 李戡曾來參觀, 是一個沉默的年輕人, 但眼神和書本相同地硬朗。 另一位硬朗的年輕人是韓寒, 喜歡追女和賽車, 也喜歡文藝和文學, 更喜歡特立獨行, 拒絕被洗腦, 這是漢子, --- 漢子不一定要高大粗壯和醜樣, 白淨帥高也可以是漢子。

   年輕人應該憤怒也有太多的理由憤怒。 至於已不年輕的我, 想到的卻是兩句詩: 少年憂世成狂疾, 老至無能始達觀。 是好是壞, 也就寸心自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十七歲的憤怒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