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去听新加坡华乐团的《细说梁祝》,指挥是新加坡著名的音乐家、交响乐团的创办人朱晖,他长年居住在希腊,这次是他40多年指挥生涯的第一个“华乐接触”。
音乐会的曲目包括《春节序曲》《安徽民歌主题随想曲》《白毛女组曲》及改编自匈牙利作曲家科达伊的《哈利亚诺斯组曲》(Hary Janos Suite)。
压轴的主题是《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担任独奏的是中国乐坛新崛起的王之炅。她刚上场的时候,感觉她的台姿不是那么雅致,而且情绪好像不是很高,心中似乎很压抑。但是一拉起小提琴,马上换了个人,尤其在第二部分展现祝英台的抗争和哭诉,她之前的那种压抑情绪反而得以转化,右胳膊肌肉的力量变化清晰可见。那把1780年的Mantegazza小提琴,拉到高潮处,弓竟然断了一根弦,断得让人感同身受。
我第一次听《梁祝》的现场演奏版,而且静静地一直听上20分钟,属于难得的奢侈,实在心潮澎湃,难以自已地浮想联翩,情绪复杂。
终场时,观众给予超级热烈的掌声,王之炅出场谢幕三次,朱晖在“安哥”曲之后,观众继续热烈鼓掌,谢幕四次仍不绝于耳。这是新加坡观众给予这位73岁的老艺术家的最高敬意。老练的朱晖拉起华乐团的首席二胡一起走向后台。
大幕终于谢下,心情却难以平复。
后一篇:学术的游牧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