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踏梧桐黄叶行

标签:
微信论道太极王青云老葛闲踏梧桐黄叶行 |
分类: 微信论道 |
就像电影《土拨鼠日记》中那个被日复一日的重复生活搞得精疲力竭的记者,他的每一天就是他的每一年,日子被成批复制着。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过类似感受,而物质的飞速发展,正使这种精疲力竭几乎达到极致。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失落和焦虑,因为生活似乎正变得面目全非。人们甚至发现,自己并不知道最终想要的是什么。
为了一套暂时属于你的房子,以及一辆看上去还不错的车子,加班加点没命工作?
为了升迁,一年到头陪尽笑脸、忍受老板几乎变态的苛刻指责?
为了各种莫名其妙的约会应酬,把自己打扮得衣冠楚楚强颜欢笑?
为了一个人的时候,面对孤独苍白、日渐枯萎的自己?
人是不易满足的,很多时候越得到反而越不满足。欲望是无穷的,人的本性里,就有这些因素。
我们现在追求的是些什么呢?很多都是非常短暂、很瞬间的东西。我们永远只能吃这么一点点,只能睡一张床——人能享受的,其实已经被自身的承受能力限定住了,但是你能毁掉的,却可以很多。
金钱带给我们的痛苦还不够么?为什么要对自己这样不公平?我们到底用生命在干什么?是否因为其他人正在做某些事情,我们就也要跟着去做?不做,真的就不行么?
“累”是社会现状的一个缩影,也是很多人生命状态的缩影。其实这是一个错觉。压力貌似来自四面八方,实际上来自你自己。因为生活的本质就是体验,一切取决于你的心的感受。
当我们生病的时候,当身边的朋友永远离开我们的时候,痛苦和分离总使我们沉思——生命,难道就是这样了么?
我曾在商界打拼了二十多年,三十岁之前就有了自己的公司、房子和车子,也时常出入那些觥筹交错的宴会、锦上添花的酒会。每当优美的音乐响起,衣着光鲜的人们便立即沉浸在那种众星捧月般的美妙感觉中。但这种场合经历久了,就会发现一个事实——你有无数的熟人,但似乎没有一个朋友。
好在与此同时,我总觉得不大对头——这些并不应是终其一生令我沦陷于斯的。潜意识里,我一直在探求。
我有幸接触到真正的太极拳——那是一种变化多端、威猛强劲的技击术,更是体用结合、以拳阐道的内家心法。著名太极前辈王青云老先生,有次带着他的徒弟——加拿大瑜伽士葛洪(我叫他“老葛”,他很崇拜东晋的道士葛洪,所以也给自己起了这个中国名字),一起来我这里喝茶。王老这样阐述太极——“遇高则膨满,遇低则下潜”,人生就该随顺一些。
王老和我聊得很投缘,我们成了忘年交。他草书了一首白居易的禅诗送给我——
地僻门深少送迎,披衣闲坐养幽情。
秋庭不扫携藤杖,闲踏梧桐黄叶行。
老葛四十多岁,进到屋里见有苹果,抓起来擦擦就吃,也不洗,也不让。这个17岁就离开多伦多去了喜马拉雅山的加拿大人,一直怀疑自己投错了胎——他先是到印度修行了十二年的古印度瑜伽(昆达里尼),专长是IYENGAR,HATHA,KUNDALINI和印度哲学,在中国又学习了十多年的太极和中医。现在,他梦想成真地成为一名中国的瑜伽教练,时常带着他的学员们去印度和喜马拉雅山游学访道。
王老现场示范了太极拳“倗捋挤按、采挒肘靠”八劲道中的“挒”劲——现代书上印刷的“挒”字,其实应写作“捩”。
“捩,好有一比。”王老边比划边说,“守着门户的狗,见了客人狂吠欲扑,主人赶紧牵住绳索,往旁一带——这个劲道,就是‘捩’……你看这个‘捩’字,手、门户、狗——都有了,我们中国的汉字就像讲故事,让你一下子全明白了……
老葛在一旁听得频频点头——他中文很不错——王老一挥手,老葛跳进场子来,师徒俩兴致大发,现场推手演练。身手敏捷的老葛频频被王老“发”出去(被打出去噗通通摔在地上,太极拳叫做“发”)。
王老说,太极的魅力就是——每个被发出去的人,力的来源其实都是他自己。扑过来时用的劲头越大,被“发”回去的劲道就越狠。
这句话,我体会感悟了二十年。
阅读更多文章请加公众号:weixinlundao(“微信论道”的全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