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司机的女儿——小茉莉
(2011-05-06 10:29:01)
标签:
出租车司机小茉莉 |
分类: 生活 |
略微发黄的长发,永远扎成简单的马尾,发卡一箍,自来卷儿头帘便伏帖在光亮的前额。鹅蛋型的脸庞,月牙般的弯眉,圆鼓鼓的鼻头,乐呵呵的大眼睛,说话总带笑,一笑,两个漂亮的小酒窝便浮现在脸颊……这就是出租车司机的女儿、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小茉莉。
我赋闲在家,便承担了每日接送女儿上下学的差事。学校位于一条狭长的胡同里,每到放学前,学校栅栏门外便挤满东张西望的家长,整条胡同便是一幅热闹闹、乱哄哄的市井图——
等待的人们无所事事,有的来回翻阅手机,有的抱着胳膊闲聊,有的望着脚下发呆。直到栅栏门“吱”的一声响,东张西望便立即转换为翘首以盼——远远见孩子们排着整齐的路队,从里面举着牌走过来,喊了解散的号子,家长的队列便生起阵阵骚动,每人都踮起脚、伸长脖、眯着眼,向大门里张望。或早一分或晚一秒,终于从队伍中寻到了自家宝贝,或宝贝先发现了家长,悄悄向这边挥动几下小手,家长便立即不错眼珠地盯着,调整自己的位置,直到接近了、更近了、捉到了!——家长和宝贝的脸上,便都不知不觉挂满了笑,一齐走出胡同。但是,将近一年的光景,我却发现,唯有小茉莉是个例外。
小茉莉的爸是个再平凡不过的出租车司机,淡黄色的司机衬衫熨烫得并不挺括,略微发黄的自来卷儿,稀疏飘散在前额。新生刚入学时,我们常能遇到。那时茉莉爸也和其他家长一样,按时等在校门口,接送孩子上下学。印象中他不爱说话,一双大眼睛,隐藏着一丝不易觉察的沧桑。清晨,茉莉爸每次也很温情地望着女儿走进校门,随后疾步返回自己的出租车,汇入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车份儿”和全家老小的支出,都指望着他呢;傍晚放学时,茉莉爸也很期盼地张开双臂,迎接小茉莉扑进自己怀里。茉莉爸的出租车,总擦得很干净。
但后来,越来越少见到茉莉爸了。
再后来,好几次我接到自己的女儿,父女俩牵着手有说有笑走出人群时,小茉莉会忽然出现在我们身旁,一双惶惑的大眼睛四处张望着,紧跟着我们,躲避着路上的车和行人。有两次我掏出手机对她说:“你爸的号码是多少,叔叔帮你打个电话问问他到哪里了。”然而小茉莉两次都是先犹豫一下,继而失望地答:“不用了,让他安心开车吧……”
再再后来,小茉莉的眼神中多了一丝无奈,往往随着其他同学和家长们走到胡同的尽头,便自嘲地叹口气:“唉,果然又没来……”然后自顾折返,熟门熟路回到学校的栅栏门里,和传达室的门卫大伯一起,等茉莉爸收了车再来接。
……
随着科技的发达,如今学校的管理都很便捷,每天的作业由老师通过一个叫做“校务通”的软件,群发短信给家长,由家长督促并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作业本上每天都要家长签字的。女儿告诉我,小茉莉的成绩不太好,期中考试还有不及格的。但懂事的女儿说:“班里有同学瞧不起小茉莉,我没有,因为我知道每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对女儿说:“你做的很对!茉莉爸没有很多时间指导小茉莉的功课,小茉莉自己学习已经很难得了。牛顿、瓦特、爱迪生,小时候都不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但他们长大了都很了不起。”
……
不久前,老孟的弟小孟,终于结束了两地奔波,辞了北京的工作,回东北老家了。临走前我问:“你什么时候再来北京呢?”小孟拍着后脑勺想了想说:“再来北京,估计就是来旅游了。”好友临别,依依不舍之际,却由衷为他高兴——回到家乡,小孟总算能和自己的孩子团聚了。小孩子,最好不要缺失父母的关爱。
茉莉爸也好,小孟也好,正是这些平凡得几乎无声无息的一朵朵浪花,组成了社会的海洋,承载着人类历史的航程。人民群众都是劳苦大众,为了生活,为了生存,他们牺牲着自己、委屈着孩子。面对高房价、高油价、毒食品……他们无可奈何、无计可施,他们只能忍气吞声、默默承受。
这不公平。
难道,托起了金字塔、却处在的最下面一层的基石,注定就要这样沧桑,甚至被遗忘么?!
这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