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Bonpho
Bonpho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610
  • 关注人气:27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潭庙会的小吃和地摊唐卡 2010-02-17

(2010-08-05 17:34:45)
标签:

龙潭庙会

小吃

唐卡

文化

分类: 生活

龙潭庙会的小吃和地摊唐卡 <wbr>2010-02-17
大年初四,北京龙潭庙会摩肩接踵。

 

龙潭庙会的小吃和地摊唐卡 <wbr>2010-02-17

这个是小吃区打头第一家,“新标王”谷胜立的摊位,据说照片中穿红羽绒服的这个是山寨的——谷胜立找来的替身。因为很多老主顾是冲着他这张脸才来的。招牌上标着谷胜立的官方网站、个人博客及电子邮箱,店内播着阿拉伯音乐,10多个穿着阿拉伯服装的员工正招揽顾客。

 

龙潭庙会的小吃和地摊唐卡 <wbr>2010-02-17
真人版“标王”谷胜立(资料照片),看与上面那个替身像不像?

 

龙潭庙会的小吃和地摊唐卡 <wbr>2010-02-17
老北京的炒肝儿和爆肚儿

 

龙潭庙会的小吃和地摊唐卡 <wbr>2010-02-17

龙潭庙会的小吃和地摊唐卡 <wbr>2010-02-17
这位新疆大叔一直在随着新疆音乐特有节奏地摇肩晃腿,但却一直没有笑容。

 

龙潭庙会的小吃和地摊唐卡 <wbr>2010-02-17
感觉80%的小吃摊位是烤串(这就是习俗,习惯,习气……,也无可厚非。)

 

龙潭庙会的小吃和地摊唐卡 <wbr>2010-02-17
卖素食小吃的摊位,人气根本和卖肉串的没法比。这是一种无奈。
这不,老板干脆站在人群里举牌招人了。

 

龙潭庙会的小吃和地摊唐卡 <wbr>2010-02-17
与往届最显著的不同之处就是——本届庙会居然有好几个摆地摊卖密宗佛像和唐卡的!

 

看来,现今的人们确实需要佛菩萨。
地摊货的工艺就不用说了,但就连造假常用的“仿旧”手法,做的都很粗糙,一点不专业,透着那么不用心。钱就那么好赚么?
最感到怅怅然的就是——佛菩萨就这样被丢在地上,任人踩来踏去的。
这么多人想请佛菩萨,是要研习佛法么?怕是把佛菩萨当老大,保佑自己发财成事儿的居多。
这和素食小吃卖不过肉串的道理一样——也是习气。
既如此,唐卡沦为摊货,也就不足为奇了。

 

--------------------------------------------------------------------------------


后记:近日看到一则报道,对北京的庙会做了更多反思——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春节期间,北京城区共举办了16档庙会,加上各郊区,总数达30多档,堪称历史记录。但奇怪的是,今年游人流量大幅下滑,比去年少了40多万(去年为380万人次,今年为336.5万人次)。与此同时,颇多摊主抱怨赔钱了,“标王”谷胜立甚至还遭遇“讨债”的尴尬局面。

 

    今天许多庙会能否算“庙会”值得争议。庙会与“庙市”是不同的,传统春节赶“庙会”,寄托着人们祈福、感恩等颇多文化内涵,通过进香、花会、文艺表演、工艺展示等,人们获取心灵的满足,这才是传统庙会生存的根本,如果没有这个根本,很难想象它能几千年传承不衰。庙会的根本是文化,而非商业。可我们今天的庙会,是不是依旧如此呢?

 

    回想当年地坛庙会刚推出时,鬃人白、毛猴曹、脸谱双、风筝哈等多位民间艺术大师现场表演,正是他们的参与,打造了地坛庙会的品牌,使之成为展示老北京文化的一个窗口。可几年后,这些大师就不得不离开庙会,庙会的游人多了,摊位费水涨船高,“标王”已能拍到30多万,哪个民间艺术也付不起这个价,于是,经济挤走了文化,表面上看,庙会们赚大了,可从长期看,真的如此吗?

 

    10元的羊肉串,涨到了20元;传统北京小吃越来越少,各地快餐济济一堂;一档庙会还没逛下来,塑料风车就已经散架了……试问,这样的美食大会、塑料大会、凑热闹大会,如何吸引游人?大家凭什么牺牲宝贵的时间,来给你捧场呢?回想今年北京的30多档庙会中,真正办出文化底蕴的庙会,究竟有多少?

庙会的生命力在于它独特的人文关怀和文化底蕴,这不是搞搞模仿表演,卖卖羊肉串就能替代的,需要的是更多的积淀,办不出北京风格,这样的庙会还不如不办。当北京庙会的品牌最终被贬低成杂货市、节日大集时,那损失的就不仅仅是40万游人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