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来自彗星的能量——砭石
(2009-08-12 22:18:50)
标签:
砭石泗滨浮石砭磬泗滨浮磬天籁彗星仙韵子文化 |
分类: 生命 |
仙韵子是我修行路上的第二位老师,她不仅身负绝学,更使我认识了神奇得几乎神秘的上古奇珍——砭石。今日在仙韵子老师那里聆听了砭石发出的天籁之音。那是一种穿透性极强、能使人真正感受到“洗精伐髓”、“余音绕梁三日”的美妙感受。据说敲击时如果周围足够安静,这天音能垂直穿透六层楼的整个单元,而不为人觉察!
一位大修行者在仙韵子老师那里聆听之后说:“这是来自彗星的能量。”的确,我们刚刚敲击的,是用砭石中的极品“泗滨浮石”制作的磬——“泗滨浮磬”。而“泗滨浮石”是大约7亿年前从天外来到地球的陨石(也有观点说来源于5.5亿年前的古海相沉积岩)。它是浮石,而非矿石——它就没有矿。效果和品相最佳的砭石,被发现于山东泗滨,所以叫做“泗滨浮石”。不止一位的修行者验证到,砭石和玉石一样,是有生命、有灵性的。一架好的“泗滨浮磬”,必定要和主人进行长期的交流沟通,才能心意相通,发出最美的音色。
“泗滨浮磬”早在距今五千年前便是贡品,很多朝代曾作为皇家宫廷乐器。当年唐太宗李世民就曾命人击磬问卜朝政,甚至遇有“泗滨浮磬”出土都要举国欢庆。而天宝年间朝政混乱,当时的乐工废“泗滨浮磬”改用华原磬,由于制磬的原料变了,其音色音量,以及敲击时对人的震撼远不能和“泗滨浮磬”相比,精通音律的大诗人白居易曾作《华原磬》一诗,讽刺当时的乐工糊涂无知,使天子聆听靡靡之音,乱了心智,宠幸杨贵妃,忘了封赏驻守边疆的战士,造成安史之乱。
很多朝代都把“泗滨浮磬”的出土视为国家兴旺的吉兆,给予极大重视。下周在北京即将举办的一个奥运周年的庆典活动,仙韵子老师将带着我们今日聆赏过的这架“泗滨浮磬”登台演奏,这将是整个活动的最亮点。
这种聆听,本身就是对人体非常透彻的声波保健,并且能帮助禅修者入定。第一次听到砭石发出吉祥妙音的一刹那,我就决定今后有机会一定要添置一架“泗滨浮磬”,花前月下,和朋友们一起分享砭石的神奇、天籁的美妙。
——砭石相关知识——
砭,以石刺病也。砭石就是施展“砭术”的石头。对于针灸大家一定不陌生,针灸就是从古老的砭术演化而来的,成语“针砭时弊”即出于此。
1978年,华东地区的一个农户在多年耕作的农田里犁出十三块灰黑色的石头,可惜撞断了两枚,经有关专家考证,确系东周时代的砭磬。这就是销声匿迹了两千多年的“泗滨浮磬”。
《黄帝内经》记载,砭、针、灸、药是我国四种独立并存的医术。砭为首。
砭石对人体的养生保健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早在石器时代,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就发现,用砭石刮开皮肤,可治疗脓肿。并且基本上人体的疼痛都可以用砭石来缓解——这是一个砭术养生体系。
西汉马王堆墓葬出土的锦书中尚有砭术的记载,《史记》中生动描述过扁鹊用砭和其它医术救活虢太子的故事。然而自东汉以后,史书和医学典籍中已罕见有关砭术的记载,而据《后汉书•华佗列传》中记录,名医华佗精于药、针、灸,首创全身麻醉外科手术——《黄帝内经》中的砭、针、灸、药四种医术,到华佗这里只剩下针、灸、药三种,看不到砭术的踪影。东汉大学者服虔说:“季世复无佳石,故以铁代之耳”。意思是说,制造砭具用的特殊石头没有了,只能用铁器代替了。何谓佳石?《难经》中说:“其受邪气,畜则肿热,砭射之也。”这里的“砭射”说的是这种石头有渗透、发散、象“无形针”作用在肌体深部的特点。后来到了唐朝,砭术逐渐从医学界消失。唐代学者颜师古道出了“古者治病则有砭,今其术绝矣”的感叹——原料断档了。
砭石养生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无创伤、无痛苦,不存在感染,它是由表皮疏导继而达到深层调理。针灸和砭石,都是通过对穴位进行点刺,改善人体微循环,由于砭石无须刺破皮肤,又比针灸更安全。不过真正的“泗滨浮石”却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寻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