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善的灯…给我们那爱怀疑的本性

(2007-04-17 12:41:39)
分类: 生活

另一种国家的另一种国情

作者:星竹

 

    有两句早听说过的话:“中国人走在大街上,先要把人都看成坏人,防范着,接触中再找出谁是好人。外国人走在大街上,先把人看成好人,接触中,再辨认谁是坏人。”

 

  这看似简单的出发点,却决定了不同国民的生活状况,严重地影响到民众对人生的看法。下面仅举我们出访埃及和土耳其的几个事例。

 

  事例一:埃及街头有许多工艺品店,四门大敞大开,里面常常没有人,金金银银的物品就那么摆着,店老板和伙计有出去聊天的习惯。你要拿了什么,一般没人看到。这让我们中国人十分惊讶和不适。

 

  一天,我和朋友在一家小店买东西,同样先从街上把老板叫回来。谁想老板又找不开钱,去换零钱了,半天不回来。店里只剩下我们两个中国人,钱箱是开着的,就放在柜台上,里面少说也有几千美元。我们望着钱箱很不自在,不免生出恐慌,虽然我们不会拿人家的钱,但钱要是少了怎么办?我们吓得一身冷汗,恨不得赶紧走开。

 

  更让我们惊奇的是,老板回来后,竟然不往钱箱里看一眼,笑着把零钱找给我们,和我们友好地拜拜。我们走出店门,全都呼出一口大气,简直被吓坏了。在埃及,人看人都是好人。人与人如此信任,让我们不好接受。

 

  事例二:一天夜晚,我们坐小公共汽车回宾馆,由于语言不通,我们上街全凭手势。我们给了钱,售票员却不干,和我们拼命比划。我用手势告诉他,我们已经给了不少钱,可对方还是不干。随着车子的不断前行,他的嗓门越来越大。我想我们是碰到敲竹杠的了。无奈,我又拿出几块钱。对方竟然还不答应。这下我急了,心想如此宰客怎么行。我把钱硬塞到他的手里,他竟急得要哭。半天半天,我们终于从他的手势中看出,他不是在要钱,是要我们宾馆的钥匙牌。我掏出钥匙牌,他看后终于笑了。原来他是怕把我们拉错了地方。车子一直把我们送到宾馆门前,他这才满意地对我们点点头。原来人家是为我们才急成这样,而我们却误认为是宰客。我们在国内的观念,总是让我们曲解别人,把别人当做坏人,一路上误会重重。

 

  事例三:一天,我在尼罗河边迷了路,找不到我坐的游轮了。而游轮要在半小时后开船。埃及的游轮都是一个样,我急得要命,求助路边的一位妇女。我把船上房门的钥匙牌给她看,这是我们在国外迷路时学会的最好方法。妇女看后,跟她的小女孩说了几句,那女孩也就十二三岁。女孩便带着我向相反的路上走去。我很惊讶,在国内,一个母亲绝不会把自己的女儿交给一个外国人的,更不会让她给一个陌生人带路。这和我们在国内的教育截然相反:小孩子要防备坏人,要留心被坏人拐去。一个母亲把自己的女孩交给一个陌生人,这是何等不应该而又违背道义的事!

 

  那天小女孩一直把我领到我住的那条船上,那时离开船仅差两分钟,我由衷地感谢小女孩。感谢这个把所有人都看做是好人的国家。

 

  在土尔其的大街上,到处都有兑换货币的小银行。让我们惊讶的是,如此的银行,竟然没有任何保安设施,甚至没有监视镜头。小店里一般只有两名工作人员,柜台很低,里面的钱箱,外边人伸手就能提走,我们心里都不免为人家捏着一把汗。心说,这要是被坏人抢了怎么办?

 

  然而,大街上,人们的脸上却是那样的坦然,带着如春风一般温暖的笑。这让我们感到十分的惭愧,没人抢银行。十几天的行程过去,我们不能不说,在国内那种随时防备别人的心态,把别人当做坏人的习惯,在这里实在是一种负担。

 

  在许多国度里,人看人,看到的都是好人,既然是好人,还用什么防范、担忧和警觉吗?人看人,看到的都是美好,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然而让我们感慨的是这需要怎样的国民素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才能办到?(北京晚报)

 

………………………………………………………… 


  在外面呆了6年,我发现与周围的人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我们这些来国外留学的留学生通常都有一种通病——即使在很小的事上也喜欢撒个小谎,来试图掩饰一些什么。真的有必要吗?没有几个人来得及去想。

 

  我是抱着重生的希望来到英国的。刚一下飞机,细雨过后那湿润清新的空气就迎面扑来,沁人心脾。各种肤色,各种形态的人们在我身边经过,对我这个东方脸孔的人没有一丝想象中的专注和好奇…… 从那一刹那起,我就完全接受了这个国家。也正是这种感情使我随后能比别人更好地接受和吸取这个国家的文化和信仰的精华。

 

  就在我租的房子的斜对面有一个公园,公园里,大片绿色的草地,繁茂的树木伫立在小径两旁,各色无名的小花带着露珠默默地开放着。春季大片如雪的樱花一夜间满挂了枝头,让人惊叹,但就在我想起要拿相机拍照时,她们又在一夜间都销声匿迹。

 

  每天早晨,叫醒我的是海鸥那孤高的歌声。他们在屋顶上盘旋,悠然自在。傍晚,整个社区寂静无声,只听到细细的雨丝滋润着大地。从繁忙、拥挤的都市生活中解脱出来的我,平生第一次,感到有如此多闲暇的时间、如此广阔的空间任我一个人漫步,呼吸、倾听内心深处的感受。也是平生第一次,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心中涨满了一种酸楚的柔情。

 

  那时候,常常会莫名其妙就大哭,一哭就几个小时。身心获得的那种解脱感是我从来无法想象的。经历过这种状态后想再用以前那不完全坦诚的方式生活几乎是痛苦的,因为他所伴随的那种身心的紧张。

 

  在一些中国学生眼里,外国人非常“懒”。的确,他们懒得去不坦诚,懒得大部分人中的头脑里都没有骗人的概念。

 

  说这些不是想说国人不好。只是想说,并不是整个世界都是欺骗的,诚信的世界是我们可以达到的一种状态。正是经历了那些不是我们的,我们找到了更深的自己。

 

  坦诚地面对自己,勇敢地相信人们,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

美国式愚蠢

作者 裴重生

 

  前不久赴美旅游,同行的有几个是内地某市的乡、镇长,他们是公派出去参观考察的。

  

  在美国的14天,所见所闻,那几个乡镇长不时地感慨说,真有点看不懂,美国人其实只是富裕了一点,论脑筋却未见得比咱们高明。在回国的飞机上,他们说了亲眼看到的最为古怪的三件事。

   

  第一件是交通。司机们每遇红灯,即使是在深夜的郊外,即使左右的路上都空无一车,司机们也傻乎乎地等待绿灯。一个姓刘的乡长摇头说:“呆,呆,太呆了!”

 

  我当即对他说,自觉地遵守规则,不是呆板,而是文明。美国汽车远远多于我们,但2002年,美国的道路交通事故率却远远低于我们,这首先得归功于司机们这种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习惯;假设咱们的司机能达到这水平,那才是人民的大幸!  

  第二件是政府机构的保安。不管是中央政府的白宫,还是州政府或是市的警察、法院机构,门口的保安人员都是漫不经心的样子,他们对进进出出的人很少过问,路人可以随便进去找卫生间大小便,也可以到走廊里避雨。一个姓张的镇长笑着说:“在加州,我看见一个黑人妇女坐在州政府门口的石凳上给孩子喂奶!毫无规矩。”

 

  我说,这和美国人的观念有关。政府和警察、审判机构的所有人员的生活,以及他们的办公场所和一切用品,都来自纳税人的劳动。既然这样,纳税人在必要的时候到里边寻找一下方便,有什么不可?取于民,用于民,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第三件是收费糊涂。在亚特兰大的石头山公园,公示牌上显示的游览价格是:坐缆车一项是12美元,通游全部26个项目是8美元。一个姓欧的镇长说:“真是瞎胡闹!”

  

  我向他们解释,有关金钱的事美国人才不会瞎胡闹,他们定的这个价格是经过精明计算的。我分析道:“一个游客如果只坐缆车,从上到下大约20分钟,一般就不会在公园里吃饭、购物,公园从这游客身上就只收到12美元;如果这个游客游览全部项目,大约要一天时间,那么他就得在公园里吃饭,还会购物,公园的收入就会大幅度增长。就拿我们来说,那天我们每人花8美元游览了全部项目,看起来他们很亏,可是我们每人另外花在吃喝、购物上的钱差不多要90美元!这对于公园来说,是亏还是赚?”

 

  至此,他们没有人再说美国人蠢了。

 

…………………………………………………………

 

  三年前的圣诞节,因为恋爱中的一些事而感到非常难过。圣诞夜,闷闷不乐而的我乏力地与几个同学结伴走进了市中心的大教堂。

 

  这座教堂,我向往已久,曾无数次地漫步于他前面的那一大片草坪旁,在绵绵的细雨中,聆听教堂里传来的那如梦幻般的钟声。

 

  一进去,我就呆住了。在这个类似春节的节日,我以为大家都会呆在家里,没想到数百个座位全都站满了人,后进去的只能在傍边加些椅子。所有的人们都随着圣坛上的唱诗班唱着颂歌,神情如此地虔诚。

 

  圣乐在教堂高耸的天棚顶部回旋着,震撼了我整个人。不知何时,我开始止不住地深深地抽泣,泪水哗哗地流。那流水是奇异的,热的,好象将体内那所有的“罪”全部带出,身心感到前所未有的纯净。那我所为之不乐的事显得是多么渺小啊,奇怪自己怎么会那么不理解别人。

 

  从那以后我才懂得了圣诞节真正的意义。也懂得了放弃那些紧捉在手的利益,才会在更深处拥有。

 

  之所以怀疑是因为害怕受伤害。然而,当勇于完全放弃头脑,才体会得到潜藏在心中那巨大的感受幸福的能量,拥有更深的智慧。

 

…………………………………………………………


你是“上帝”吗?

 

  风雨之夜,在巴西某个偏僻的山村里,有位女士即将临盆。可她身边只有一个5岁的小男孩。情急之下,这位女士报了警。但是由于暴雨已经造成了洪灾、泥石流,救护车和救灾人员已经全部出动了,留守的警员只好打电话到地方性服务社团团长家里,请求协助。
  
  那位团长马上答应,并且亲自把她送到医院,女士顺利生产,母子平安。这时,团长才想起产妇家里还有一个儿子,必须立即去把他接走,便用手机给社团的一位最不热心但也是最后一个还没有出动的团员打了电话,希望他能去救助那位受困的小男孩。
  
  那位“落后分子”很不情愿地从被窝里钻出,懒洋洋地驾车开往小男孩的家,一路上还一边诅咒鬼天气一边吹口哨。费了一番周折,他终于找到了小男孩的家,把小男孩抱上了车。
  
  小男孩上了车后,就一直盯着“落后分子”看,突然他开口了:“先生,你是不是上帝?”“落后分子”有些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莫非小孩受到惊吓神经出了问题?便吐掉嘴里的口香糖,有点结巴地问:“小弟弟,为什么说我是上帝?”
  
  小男孩说:“刚刚我妈妈要出门时,告诉我要勇敢地呆在家里。她说,这个时候只有上帝能救我们。”这位先生听了这话,从脸一下子红到了“脚后跟”。他很惭愧,腾出一只手摸了摸孩子的头,慈爱地说:“我不是上帝,我是你的朋友!”他万万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也可以成为别人眼里的“上帝”。他突然觉得是那孩子天真的眼神点燃了自己内心的那盏灯——向善的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