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敏霏老师

(2005-09-10 00:13:16)
标签:

敏霏

老师

敏霏老师

汇文

汇文中学

二十六中

教师节

分类: 生活
    今天是教师节。
    敏霏老师是我读汇文中学(北京市第26中学)时的语文课老师,是班里很多同学都曾崇拜的偶像。如今,敏霏老师虽然已经六十多岁了,但谁见了都说不过五十上下。
    在汇文,从初一到高三,正是最纯真朴实的六年,那个时代,现在回想起来,完全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阳光灿烂的六年,仿佛只是匆匆的一个周末的下午。
    汇文是一所建于1871年的百年老校,市重点,师资全国一流,每年的大学升学率基本都是100%,能考进这所学校,是多少家长对子女梦寐以求的期望。我是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汇文的,一下子就飘飘然了。
    汇文很提倡课外教育,鼓励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这一点正对我的脾气,我骨子里向来对课本嗤之以鼻,一上课就偷偷看探险小说,并且还自以为是地鄙视那些用功读书的同学)。学校里有各种课外兴趣小组,最多时我同时参加了七个小组(现在记得的,有生物小组、太阳能小组、地理小组、花卉小组……),并且至少担任了其中三个小组的组长。
    还有一次居然假冒“参加夏令营”的名义,瞒着老师家长,和另两个同学一起,沿着当时污染最严重的“通惠河”走了三天两夜,带回一大堆盛着黑黑绿绿污水样的试管送到环保局检测,然后写了篇《水污染与生态保护》的科技小论文,在崇文区得了一等奖(我们自己拍的沿途照片、得奖小论文和我亲手制作的动物标本一起,至今还陈列在汇文的资料馆,校庆时对外展览)。
    幸亏这个奖,本来要全校批评的事,就变成了先表扬后批评……早操后全校师生集合,在雄壮的进行曲中,我登上高高的大领操台,校长亲自发给我一本盖了学校红章的厚厚的《新华词典》,然后告诫全校同学今后类似行为一定要及时向老师家长通报注意安全第一……
    加入七个兴趣小组后,我越发不爱上课,学习成绩每况愈下,考试好几次不及格,老师家长又急又气。
    敏霏老师带我们班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学生逐一叫到教研室谈话。轮到我,敏霏老师没和我讲一句道理,只做了一个约定:“你不是喜欢动物、喜欢探险么?那好,马上期末考试了,你要是能进前十名,咱们一起组织班里同学,去西沙群岛,看鸟去。”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立即疯了一般地跑回教室复习功课。
    那么多人的苦口婆心不及敏霏老师的一个约定,我立即就弃恶从善了。
    但西沙群岛终于还是没去成……这事使我意识到在学习尖子扎堆的汇文,能进前十名是多么的难。并且终于明白如果再一味“兴趣”下去,自己的前途就要危了,今后的很多机会将与我擦肩而过。但,“觉悟”得还是晚了些,我曾一直期望自己能成为一名行走于森林湖海的生物学家,所以读高二时就自修了大学的生态专业教材,但高考时由于总分不够,只得服从分配,读了最头痛的化工专业,并且只是大专(现在想一想,如果不是那时敏霏老师使我警醒,恐怕就连大专也没的上了)。
    敏霏老师讲课、做人都很有激情,绝对的性情中人。她不仅自己办事绝不教条、还要求自己的学生切不可“死读书、读死书”,必须理论结合实践,并且要大胆实践。这一点使我们在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以后受益匪浅。
    听敏霏老师的课永远不觉得生硬,那时我们都盼着上语文课。大家分角色扮演课本中的人物,课堂上站起来大声朗读、表演。作文则相互评议,写得好的会被做为“范文”在全班朗诵。后来敏霏老师被调到别的年级组了,不教我们了,大家便成了忘年交的朋友。到现在,二十年了。
    我们这个班,上学时就非常有自己的个性,班里压根就没有过那种书呆子般的沉闷气氛。从初一一班到高三一班,我们始终是一班。班里颇出了几个全校闻名的“人物”和“故事”,所以“一班”也就很闻名。现在,大家都还保持着联系,有做医生的,有当导演的,有律师,有海归,当然也有教师。令我惊讶的是,那时我们的“思想汇报”、被批改过的作业等等,敏霏老师居然还一直保存到现在,就连每个人当时的脾气秉性,她说起来都如数家珍。
    我自己创业办公司时,敏霏老师已经退休了。她到美国工作生活了几年,回国后一直关心我的发展,还多次为宗天“义务打工”……为了帮我决策合作项目,她曾执意自费到江西山区考察了很久;宗天的兼职服务人员大都是在校的大学生,前前后后不下一千人,一段时期,这些大学生的岗前培训课便由敏霏老师主讲;在宗天以往活动现场的一些资料照片中,也能见到敏霏老师活跃的身影;甚至在我财务最紧张的时候,敏霏老师还慷慨解囊、鼎立相助。
    今天,照样是“忙”,没能去看望敏霏老师。
    电话中,听到了老师熟悉的声音:“现在,大家都行色匆匆,社会把人逼得很累,人自己也把自己逼得很累,就像浪淘沙,泥沙和水掺在一起。虽然浑浊,但必须经过这个上下涤荡的阶段,才会归于沉静。所以,加油干吧!……”
    祝敏霏老师节日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