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公03年开始恋爱,06年结婚,到今年5月整整相爱9年。
9年,是个什么概念?就是通过这9年的时间,我们俩几乎不用对方开口就知道对方要说什么。
有个小例子特能说明问题。最近要举办运动会,我们俩都是方阵和广播操队员。某日中午,组织我们练习方阵,训练员说:走的时候不能光自己低头走,要用余光看看周围的人,是不是对齐了。我在队伍的这边说“对,用旁光”(这个出自某相声段子),老公在队伍的那边同时说“用旁光”。一下子,半个队伍中的同事都炸了,纷纷表示:“你们俩真不愧是两口子”。
这夫妻间默契,有时候能省好多话。自己做个什么动作,对方就知道你下个动作是什么,多少中间环节都省掉了。
一天早晨等电梯,我们俩在电梯间拳打脚踢的闹着玩。我指着一个方向,做出惊讶的表情,我的意思是让他把头儿转过去,我用手向上刮他的下巴一下,我们北京管这个叫“斗儿”。谁知,我家老公头也不回的看着我说:“我知道你要干嘛,不就是趁我扭头分散精力,斗儿我一下么,没门儿。”我大呼:没劲没劲,太没劲!
又一天,同同早晨没睡醒,陈奶奶去我们家接她。我把同同的衣服装在口袋里,就看见老公在屋里转来转去的找什么。我就说:同同的鞋在里屋呢?陈奶奶说:嘿,你们还真行,都知道他找什么呢?这就叫默契了吧。
在我们家有一种神奇的对话,别人听不懂。
“那什么在哪儿呢?”“柜子!”
那什么,会根据时间和场景的变化而变化,不用多说,对方就知道“那什么”究竟是什么。
上周六,去医院接我妈出院,从头天晚上老公就唠唠叨叨的说要去花鸟鱼虫市场,理由是“带同同看小鱼”。我心里是想让同同去早教班上课的,可同同也说要“看小鱼”,尊重孩子的意见,第二天去“看小鱼”。
周六上午,同同变卦了,说要去“上课”,我很高兴,老公有些失望。我心里就知道他憋着什么屁呢,他就想去市场外面的散摊儿看木料做他的木葫芦去(最近我家相公迷上了这口儿,收集各种木材的葫芦)。他不断地动员同同去看小鱼,最后同同跟着他去了市场看小鱼,我去接我妈出院。碰面的时候我问同同:你们都干嘛了。同同说:主要看木木,也看小鱼……
其实,我早已洞悉他的目的了,只是不揭穿而已,也不知道我这份苦心,那厮知道不知道。
这夫妻间太默契了,有时候也有烦恼。开点儿玩笑吧,对方都知道你的下一句话下一个动作是什么,失去了很多惊喜。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个“斗儿”的事情,要是成功了,我得有多痛快,哇哈哈哈。
现在我和老公有时候出去会呈现出这样一种状态。下班吃饭,到了饭馆儿,点好菜,俩人分别拿出自己的手机,玩游戏刷微博,没有多余的话。可能有人会觉得夫妻过成这样太悲哀了,话都没有了。其实不是,一天的工作,我们都很珍惜放松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虽然谁也没有说话,但就这么静静的坐着也很幸福。回到家,就要开始陪孩子了,不停的说话,不停的做游戏,这样难得的放松时刻,我们都很珍惜。
很喜欢这种默契的感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