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有知识,有文化,识文断字,尊重科学的80后时尚妈妈,对于胎教,我从未轻视过。
但我的胎教没有按照传统的书本理论去实施,没有完全的照本宣科,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实施,我只相信一点,只有我听的快乐的东西,我的宝贝才会爱听。
情绪是最重要的胎教。
妈妈的情绪,就是宝宝的情绪。
我刚怀孕的几个月,也就是反应最大的那几个月,我家里事儿比较多。父母身体接连出现问题,让我的情绪很受影响。我虽然一再告诫自己,要快乐要快乐,但那种情况下,我根本做不到佯装快乐。而且即使我佯装到了,我的心里也是不快乐的,我的孩子也会知道的。
在那种情况下,我只有调节自己。适当的我让自己宣泄情绪,并且告诉肚子里的宝宝:同同,妈妈是因为担心姥姥姥爷才会不开心的,妈妈是个孝顺的孩子,以后同同也要孝顺你的姥姥姥爷啊。那一刻,我觉得孩子是能读懂我的心痛的,我想同同会明白妈妈不开心的苦衷,并且她会理解我,也会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风波暂时平息之后,我就让自己暂时忘记所有的不愉快,只去看去想那些让我和同同快乐的事儿。我不去为任何无谓的事儿烦恼,只要别人不骑到我脖子上欺负我,我就乐呵呵的去面对。但生活中就是有烦恼,有那么一两次我还是被别人气到了,我都努力让那些破事儿一会儿就过去了,并没有困扰我很久。
AB型血型的我,有着很明显的双面性格,既简单也心重。我能为一件小事儿快乐很久,也能为一件小事儿痛苦很久。老公常说,真怕哪一天我得了神经分裂。对于情绪早教,我从不和自己的性格较劲儿,该乐就乐,该气就气,憋不住了就哭,情绪这个东西,是装不来的,憋着不发泄,我觉得更不好。
看我想看的书。
都说孕期要坚持阅读,我做到了。但我所读的都是我喜欢的书,并没有按照专家要求的,去看那些特别美好的东西。
我读过一本新东方的英文书,名字叫做胡敏《读故事记单词》,为了给同同营造一个好的英文环境,但坚持的不好。
我做过一本思维游戏的书,都说孕期脑子不好用,我能做对的概率还是非常高的,我很得意。
数独九宫格,一直坚持在做。这是我的同事兼好友馨馨妈和西西妈都介绍过的。
《藏獒》123都是我在孕期里看完的,很喜欢那些大狗的故事。
还看过一本很京味儿的书,叫做《画虫儿》。生长在北京的我,很喜欢京味儿文化,特别喜欢北京人骨子里的那股“爷”劲儿。
每天读报纸,定期看时尚杂志,这些也没有丢。此外,我的工作很多和文字有关,边写边胎教了。
总之,看的都是我喜欢的。
听我想听的音乐。
都说孕期里要听莫扎特贝多芬。我找来了CD,可能是我真的浅薄,我听着只想睡觉。我不爱听,我也听不懂。
我孕期里听的最多的几首歌分别是:
我博客里现在挂着的一首歌:张悬的《宝贝》。特别喜欢那个歌词:我的宝贝宝贝,给你一点甜甜,让你今夜都好眠……我很快就学会了,常常摸着肚子唱给宝宝听。
两首美国乡村音乐:《Vincent》和《the rythem of the
rain》,是我最喜欢的两首英文歌。节奏舒缓,词儿也写得好,顺便连英文都学习了。
就爱听相声,郭德纲的相声。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铁杆的纲丝啊。虽然我买不到郭德纲的相声票,但他乐于让大家上网听录音的壮举满足了我这个不去现场的纲丝第一时间听到新鲜段子的愿望。
老公是听相声的技术支持,他负责去下载新鲜的段子,然后我们在家就听。有个朋友告诉我:怀孕了家里就要老放着高雅音乐,我们家是只要不开电视就放着“三俗”的郭德纲的相声。
我觉得爱听相声没有什么不好,谁的生活不想“搞笑”,用老郭的话说“先搞笑吧,不搞笑,就太搞笑了”。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我都是听着相声入眠的;记不清有多少个小时,我是在听相声时乐着度过的。
相声靠说,估计丁小同将来是个能说的主儿。至于俗这个东西,那是见仁见智了,我本身就是个俗人,谁不是俗人?人谷为俗,吃喝拉撒都是俗事儿,谁又离得开呢?反正我听相声的时候是快乐的,就够了。
最逗的是那天德云社来我们这边义演,我和老公抱着同同去现场追星。和于谦合影的时候,恰逢于老师没什么事儿,老公抱着同同坐在于谦旁边,同爹告诉于谦:我女儿在她妈肚子里就听您和郭老师的相声呢。于谦乐的呵呵的。
一次,我和同事抱怨:丁小同太猴了……我同事眼皮都不抬地说:谁让你怀她的时候老听郭德纲的。哈哈。
孕期里,我继续追看我喜欢的电视剧,一集没落。有人告诉我,孕期要少看电视,怕辐射还会伤神。辐射这个东西,只要是正常的根本没事儿,至于伤神,也有个体差异。我是电视迷,我看电视从不伤神。
看了上面的文字,可能很多人会说我有些无知,尽听些看些没用的东西。但什么才是有用的呢,胎教的目的,也是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宝宝快乐,宝宝快乐的前提呢,就是妈妈要快乐。所以,尽可能做些让妈妈快乐的事情,才是最好的早教。
现在我每天都在给同同听三字经,跟着听的同时,我才发现,三字经真的是个好东西。如果有怀孕的妈妈看到我这篇文字,我建议你们放些三字经的音频给孩子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