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北京宋庆龄故居(1)
【手机随拍】
宋庆龄故居坐落在北京风景秀丽的什刹海后海北沿。这里原是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的王府花园,与东侧的建筑群同为醇亲王府,后称摄政王府。早在康熙年间初建明珠府第,乾隆年间易为和珅别院,嘉庆年间改为成亲王府,光绪十四年改为醇亲王府,具有300多年历史。1949年,顺应时势,末代皇帝溥仪生父载沣将整个醇亲王府出售给国家,使其成为北京唯一被新政府收购而非接收的王府。
宋庆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举世间名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1893年1月27日出生于上海,1913年毕业于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早年追随伟大的爱国者孙中山先生,始终不渝致力于中国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1915年在日本与孙中山结婚。1932年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8年创建保卫中国同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庆龄从上海来到北京,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等职。1981年5月被中共中央政治局接收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被全国人大常委员会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荣誉称号。1981年5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1981年10月,这里由国家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故居”,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翌年5月29日起对外开放。
宋庆龄故居庭院占地面积20108平方米,南、西、北三面均有土山,土山内侧有由后海引入的活水,绕园一周,其中南湖为较大的一处水面,有南湖,后湖和畅襟斋、箑亭、听雨屋、南楼、恩波亭、长廊等古建景观。古建以西是后建的中西合璧两层主体建筑,是宋庆龄的寓所,称主楼,兼办公、会客。
在故居内现在共有两个专题展览,一个是主楼原状陈列展,一个是宋庆龄生平展。
主楼原状陈列展,主要以宋庆龄故居的主楼建筑为依托,原状陈列保持了宋庆龄生前在此工作、学习、读书、接见、座谈、宴请、休息、娱乐、喂鸽、赏花等的生动场景。
宋庆龄生平展的展厅位于西侧,以丰富的图片和文物真实生动地展现了宋庆龄同志光荣的一生。展览共划分12个板块,包括:孙中山先生、求学立志、风雨同舟、继承遗志、团结抗战、迎接曙光、
杰出领袖、 心系人民、 和平使者、缔造未来、
国之瑰宝、事业延续等,再现了这位伟大女性的品格、情操和对理想的永无止境的追求,及二十世纪以来她为之献身的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
院内有重点保护古树23株,包括上百年的西府海棠、两百年的老石榴桩景和五百年的凤凰国槐等古树。每年的1月27日宋庆龄诞辰纪念日、5月29日宋庆龄逝世纪念日,故居内都组织相应的主题纪念活动。
宋庆龄故居导游全景图
南湖风景
长廊
长廊迂回曲折
纳兰性德诗词名篇展
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清朝初年第一词人,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青少年时期居住此院,写下大量诗词名篇。
箑 亭
清醇亲王府原有建筑,形状像是一把展开的扇子。“箑”即古“扇”字。
听雨屋
清醇亲王府原有建筑,与箑亭左右呼应,隐喻风调雨顺。
子抱母
这株国槐为二级古树(清代)约110年,主干旁孳生的新枝将老干合围,宋庆龄的工作人员形象地称它“子抱母”。
岁岁平安石和瑰宝亭
岁岁平安石相传出自清成亲王永瑆之手,他将繁体字“歲”字下面的“一少”写做“一小”,寓意为“不是过一年少一年”,而是过一年小一岁,希望人们越活越年轻。
瑰宝亭是1993年为纪念宋庆龄诞辰一百周年而建。周恩来总理生前高度评价宋庆龄的杰出贡献,把她誉为“国之瑰宝”,故此亭名为“瑰宝亭”。
南 楼
始建于明代,双层建筑,窗型非常有特点,可以看出古人的精巧做工。当年纳兰性德和他的诗友们就是在这个地方吟诗作赋。
主楼——原状陈列展
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从上海来到北京,党和政府即计划为宋庆龄在北京修建寓所,但她以国事为重,一再逊谢。1961年在周恩来总理亲自筹划下,国家为宋庆龄修建此中西合璧小楼。宋庆龄自1963年乔迁于此,一直工作、学习和生活到1981年5月29日逝世。
小楼保持了宋庆龄生前的原状,一层是小会客厅、小餐厅及工作人员办公室。二层是卧室和书房。现在这里是宋庆龄工作生活原状陈列展。
1979年10月,宋庆龄与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莫尼克公主从主楼西门步入,经过小客厅门前。
1979年,外孙女戴成功从澳门来看望她。
宋庆龄珍爱身旁的绢花花篮,因为这是邓颖超赠给她的。
1979年3月,北京北海幼儿园的孩子们与敬爱的宋奶奶在一起。
康乐棋
宋庆龄很喜欢这项运动,常在闲暇时与工作人员一起打康乐棋。
1980年5月15日,会见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的儿子小保罗·罗伯逊夫妇。
小客厅
宋庆龄经常在这里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国内外宾客。
小客厅
小客厅
小餐厅
宋庆龄日常在此用餐,也在此宴请中外贵宾。
美籍日本朋友有吉幸治访华时,曾将一束象征吉祥如意的夏威夷安多利恒花送给宋庆龄,宋庆龄十分喜爱。为了使它永不凋谢,她和服务人员合作完成了这幅刺绣作品,并将它挂在床头的侧上方。
1981年5月16日,廖承志手持“特急件”来到病床前,通报全国人大“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荣誉称号”的决定。
小厨房
这里所有的厨房用具都是宋庆龄使用过的。她有时在这里亲自下厨,款待她的朋友。
卧室兼办公室
这是宋庆龄日常工作、生活的主要场所。房间内的家具和办公用品,经多年使用,大都比较陈旧。宋庆龄70岁至88岁的18年中,不顾年高体迈,仍每天忘我工作很长时间。1981年5月29日20时18分,经抢救无效,她在这里病逝。
宋庆龄的工作条件十分简陋。办公桌前的地灯灯罩是用旧窗帘自己制作的。她经常在桌前工作到很晚。
书 房
宋庆龄一生酷爱读书,她的藏书很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外文书籍。她英文功底深厚,绝大多数信件和文章都用英文写作。她的法文、德文、俄文也具有一定水平。
宋庆龄晚年乘坐的轮椅
出了一楼走廊向东进入了一座院落,院落里有一天然形成的奇石,它形似一把长长的宝剑,被称作“剑石”,在“剑石”左右两边各有一棵西府海棠树,是清醇亲王府原栽古树。
院落中的剑石、西府海棠与畅襟斋。
院落中的西府海棠已经有200年的历史
和平鸽舍
宋庆龄生前喜欢饲养鸽子,因为鸽子象征和平,还为纪念孙中山——他也喜欢鸽子。
宋庆龄与鸽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