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紧急救援》诠释窒息与重生:“所有成功都需要有人勇敢向前走”

(2020-12-20 10:57:55)


2020年,我们既经历了与新冠的搏斗,也曾紧紧地团结拥抱。时代涌现出许多英雄,英雄也造就了这个时代。后疫情时代来临,此时上映的《紧急救援》像是一个高性能的短焦镜头,首次聚焦于海上救援这一题材。故事以中国海上救援队为人物原型,以钻井平台失火、湍流中营救车头、飞机坠海营救、油轮爆炸营救四个情节、以宏大精彩的场面、以细腻的镜头语言全方位展现了中国海上救助队的英雄风采。作为高明的运镜人,同时也是本片导演的林超贤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比起《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我其实最早是接触到《紧急救援》这个题材的,我为真实救援的视频而感动,因此想把感动的能量融入进自己的动作片。”事实上,林超贤导演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让电影在“燃爆”的同时,拥有了浓浓的人情味。

林超贤导演、梁凤英监制实属强强联手;彭于晏、王彦霖、辛芷蕾担任领衔主演,蓝盈莹、王雨甜、徐洋、陈家乐、李岷城等作为主演,共处“救援前线”,为观众带来最真的窒息感与重生感。

影片真实感极强,四场张弛有度的救援惊险戏份给予观众极大的感官刺激。第一重窒息感来源于影片中水与火的交叠肆虐:汹涌的火海、爆炸的油罐;湍急的水流、深海的幽闭……坐在影院感受着四面八方涌来的声浪,观众肾上腺素飙升,情不自禁地屏息凝神,自己俨然身处救援队员所在的困境。第二重窒息感,则来源于生死境况的急速转折,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迫近,生的希望在逐渐流失的无力感不仅笼罩着剧中人,也让观众浸润其中:钻井平台上退路尽失、湍流中的车头即将撞上巨石、深水中受困于钢铁油轮。第三重窒息感来源于情节的张弛,刺激的动作戏间穿插的文戏非但不显突兀,反而让人更担心着接下来的救援险境,其中刻画的父子、夫妻、战友情牵动着观众的心绪,让人在观看动作戏的同时感受到林超贤导演所说的“能量”。

救援队长高谦(彭于晏饰)作为影片的主角,自然被重点刻画,多重情感的加持也使这一人物显得更为饱满。重生感--这也是影片的一大看点之一。影片伊始,退出的一哥就说出了自己的害怕。而在目睹队友赵呈的离世后,高谦逐渐心生惧怕,产生了焦虑和纠结。幸而他没有屈服于命运的打击,而是在关键时刻又一次挺身而出,在火海与深海的双重困境中凭借坚强的意念“重生”。这不仅仅体现在肉体层面上,也体现在精神层面上。“有了软肋,也有了盔甲”,这句话来形容高谦再好不过。







近几年的国内电影市场上,重点电影能够实现突围的关键在于,影片有着能够引起大众共鸣的优质内容,这也是“家国情怀”的最终胜利。影片通过更容易与观众共鸣的优质内容实现突围,某种程度上证明了在主流价值观和主流观众顺利“对接”的背后,以普通人视角切入的中国故事正在崛起。尤其是在2020的这一场相当漫长的抗疫战中,涌现出一大批平凡的抗疫英雄,使大众群体真真切切地关注到挺身而出的他们。将目光放在平凡英雄、主动寻找与普通观众之间身份认同,这也就是《紧急救援》被诸多观众所喜爱和支持的原因。

事实上,中国救捞系统 1951824日成立,共救助遇险人员80134名,救助遇险船舶5308艘,打捞沉船1821艘。截止电影拍摄前,交通运输部救助飞行队只有300余人,截止今天,也只有不足600人。作为华语首部聚焦于海上救援题材的影片,《紧急救援》让社会在2020年的冬天认识了这一高危、责任极其重大的少数群体,让人热血沸腾,也让人为之肃然起敬。

这一切的窒息与重生最后化为涓涓细流,融入在影片最后温馨的平凡中。诚如《紧急救援》片尾曲《有一种爱》中唱的那样,“没有我的日子/请你想起/无论身在何地/我都会给你勇气。”这首歌从温暖强大的父爱角度出发,展现海上救捞人员在大我和小我中的奉献和无畏精神。古巨基用温暖有力的嗓音,以父亲的口吻缓缓道出对孩子无私的爱,更传递出身负重任的坚定信念和无畏精神。的确,“所有的成功都需要有人勇敢地向前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