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心丈量孔雀河和秦淮河的距离:《阅读阅美》用旋律汇聚感恩暖流
![此博文包含图片](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标签:
阅读阅美 |
分类: 「城外黄昏。影评书评类」 |
8月11日晚22:00,江苏卫视大型原创文化情感特色节目《阅读•阅美》用几个小故事串联起不同角色不同身份的普通人遭遇的命运不公和世间大爱的情怀。其中一个新疆女孩米拉的遭遇让人不禁感叹命运薄凉的同时,也感受到命运之神对她的眷顾。这个生活在库尔勒的女孩,2岁那年爸爸一去不回,她跟着经营一家破旧饭店的母亲,艰难度日。2004年,还在念小学三年级的米拉,遇到了人生中的贵人。两个“南京爸爸”用他们的双手支撑起这个女孩的读书梦。从家乡滋润土地的孔雀河到源远流长的秦淮河,两城之间的故事让米拉感恩社会,拥抱生活。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富有情境化的阅读勾勒米拉的童年时光
操着南京口音的工人们,成为了母亲饭店的常客。他们时常照拂米拉母亲的生意,喜欢能歌善舞的小米拉,也主动把饭店修缮一新。米拉口中的南京叔叔,成为投射到她们生活中的一束光,照亮了母女俩。
在这段情境化的阅读之下,我们感受到多年之前那个破旧屋子里的故事,人与人之间信任的暖流让地域和文化不再成为阻碍。《阅读阅美》用她方寸舞台勾勒出一段动人的故事,而这段“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故事也远远没有结束……
![以人心丈量孔雀河和秦淮河的距离:《阅读阅美》用旋律汇聚感恩暖流 以人心丈量孔雀河和秦淮河的距离:《阅读阅美》用旋律汇聚感恩暖流](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关上一扇门,打开一扇窗:从孔雀河到秦淮河,爱心接力从未结束
米拉的“南京爸爸”叫梁军和周有光,都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南京第十四研究所的职工。可以说,这两个“南京爸爸”成为小米拉童年美好的回忆。然后,一场车祸再次让这个家庭陷入困难,走投无路之下,爱心从万里之外的南京传来,米拉妈妈得以顺利手术。后来,米拉也在南京叔叔们的帮忙下,来到南京念书。
在南京读书的日子里,“南京爸爸”总是抽空去看望她,送她生活用品。从经济支援到文化资助,两位南京爸爸不仅让这个家庭度过难关,更是在小米拉的教育培养上贡献了力量。让这个新疆女孩感受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温暖,也成为她人生路上的指明灯。
从孔雀河到秦淮河,米拉体验过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温情的氛围,虽然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但是相信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一定给你打开了一扇窗。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小米拉圆梦北京,真情跨越民族界限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米拉和她的“南京爸爸”的故事缘起一次偶然,但是十几年如一日的关怀和照料,见证的不仅是跨越民族的心脉相牵,她们代表的也有民族团结的力量。也许,我们在资助他人的时候并不考虑回报,但是深埋于心的惦念和感恩之情将萦绕始终,成为我们内心最为可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