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探案2》:陈思诚对待作品的野心还在继续

分类: 「城外黄昏。影评书评类」 |
不知不觉,春节档贺岁电影成为越来越多人所追寻的“年味”。团圆时节三五成群共赴影院大环境之中,来场电影穿梭之旅,再一同分享感受,也的确增添了一份热闹谈资。这不,由陈思诚导演的《唐人街探案2》在上映短短几日就票房大卖,口碑在第一部风格基础上升华。可以说,属于陈思诚的“唐氏探案”作品已然深入人心。
《唐人街探案》系列作品主打的是喜剧推理,在轻松的氛围解锁扑朔迷离的杀人案件,这一点其实就已经很难表现。不过在看过第一部之后,很快就让人打消了这种顾虑,傻萌蠢大叔王宝强,与头脑发达自带口吃的鲜肉刘昊然这种人设架构,以及“叔侄”组合的加成,直接将人拉入了“奇葩”、“搞怪”的氛围之中,不难看出陈思诚选主角时候的小心思。而推理方面,相比本格派注重解谜,悬疑派注重气氛,《唐人街探案》则被巧妙的设置成了更为复杂化的社会派,不仅有人性的描绘和剖析,还有引人深思的社会问题。这也是陈思诚对待作品的野心部分,因为他所要讲述的故事不在于社会层面“惩恶扬善”结果,而是对“善恶”含义的发酵,有亦正亦邪之感。影片有很深的代入感,也因此有大部分人在看完电影后会想要深挖。
在影片的探案主题上,也延续了《唐人街探案1》中的反转悬疑色彩,通过循序渐进、抽丝剥茧的探案环节之后,又实现了案中有案出人意料的惊艳效果。与此同时,也为主人公秦风的人物色彩增添了更多的神秘感。在两部影片中,秦风两次都识破了“完美犯罪案”,第一次是萝莉张子枫借刀杀人;第二次是一直在其身边的宋义。他们之间的关联在于都曾是受害者,这种犯罪动机有“以恶制恶”的矛盾因素存在,而天才秦风却并没有揭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说,这种反转不仅是为了出其不意博人眼球,而是对重要人物秦风的人设埋下了很深的伏笔,因为他对待罪犯的表现和其利害关系一直在提醒众人,秦风的内心善恶之分早已经不在法律界定的范畴之中。大家也会理所应当的陷入疑问,天才秦风是否会黑化,这就成了唐人街探案系列作品延伸的点睛之笔。
《唐人街探案2》的喜剧风格也在持续升华,比如出现在电影中的各色推理能手,他们个个技能有专攻,但不乏破坏现场及搞笑的情节。片中唐仁的疯癫、彪形大汉的花式赠玫瑰的桥段也一度场面进入爆笑阶段,尤其是当那首经典老歌《粉红色的回忆》旋律随之响起时,幽默、喜感、怀旧的氛围与纽约的喧嚣街头交相呼应,相当出彩。另外唐仁师傅“老年痴呆”对秦风反复表白;三个男人着女装闯医院;以及特色英文台词的对白等等,都有独特的陈式幽默感。值得一提的是,影片虽充斥搞笑因素,但也算张弛有度,他们的出现在搞笑之余为主角们的推理计划,以及探案过程都起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
此外,影片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融合了中国五行风水,阴阳调和、修仙之说,这是专属于陈思诚的“中国式推理作品”。想想在复杂的纽约城市之中,能够出色的展现出富有中国独特韵味的故事情节,这种“中西合并”的拍摄手法不仅没有尴尬元素,反而更加吸睛,可以看出陈思诚作为中国电影新一代导演的大胆出色之处。有意思的是,秦风在解锁案件的过程中切入了三维解析模式,城市样板、现场模拟不失令人紧张的氛围。而对于真凶所埋下的伏笔,其实已经在医生和中国妻子的照片出现时露出端倪。也就是说,陈思诚导演有意削弱悬疑程度,将这一部作品的立场放在了人性、神性、兽性的深层次解读之中。
最后,这部影片的伏笔一如既往地多,比如似乎洞悉一切的Q到底是不是宋义;秦风坠楼被救时的思维代表什么;深渊凝视是否真的在折射秦风内心隐藏的“完美犯罪”心理;叔侄CP的意义最终是什么?唐仁表面像个只爱金钱的疯子,但却为秦风的推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意无意的点醒,别说这是误打误撞。很显然,陈思诚要讲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