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以女性视角再造人生多棱镜:见你,见我,见众生

标签:
我的前半生靳东 |
分类: 「城外黄昏。影评书评类」 |
进入荧屏暑期档,学生一族成为电视剧的重要受众群体,而相对于特效吸睛、制作精良的古装玄幻或神话剧,另一部都市情感剧《我的前半生》却杀出重围,占据了网络和收视的前列榜单位置。《我的前半生》近日在52城收视率已然数日破2,并以强有力的增长势头扶摇直上。一部讲述中年离婚女性的半生成长史缘何如此吸引目光?闺蜜情、婚外恋、职场奋斗等元素形成话题,多角色命运交织前后反差,处事方式与心灵鸡汤对现代生活的影射启迪等,都组合成了这出人生多棱镜。在这场以女性为视角的故事里,家庭生活和职场风云讲述地接地气,观众在此见你,见我,见众生,戏剧化冲突的把握也恰到好处,共同助推着“前半生”的人生列车驶下命运足迹,成为了今年都市剧交出的最好答卷之一。
一是在主体形象树立上,女性成长视角吸引受众。近年来,无论是古装题材还是现代都市,以女性作为主体人讲述,成为故事发展的线索,“大女主戏”跃然荧屏,这类剧是指以女主角为剧情核心,由多名男性角色助力其成长,最终让女主角走向人生巅峰的剧作。如《甄嬛传》《芈月传》《锦绣未央》《大唐荣耀》等,多属这一类型。放下古装女性在宫斗、宅斗的背景设置,现代都市剧的女主成长史便围绕家庭、情感、职场领域再次风起云涌。《我的前半生》立起的女性形象罗子君以离婚事件为分水岭,再现一代女性从人生低谷到自强自立的性格转变。在此人生转变过程中,对闺蜜、对前夫、对小三、对领导同事等各类人群的交际见证了以她个人为圆心,生活为半径的“前半生”生活圈。从锦衣玉食的陈太太生活到独自承担家庭重担,从不接触社会交往到从职场底层摸爬滚打,从依赖家庭到自力更生……女主角曲折成长的人生经历契合当代女性的心理需求,易产生代入感,不俗的收视率促成了更多资本与市场的合谋。而另一款掀起都市情感剧收视风暴的《欢乐颂》系列,更是以五位性格迥异的女性角色作为故事主体,讲述发生在她们身上一连串有关友情、爱情、亲情、职场和理想的故事。在都市化的今天,女性在家庭、职场地位的提升,个体追求的日益丰富,围绕她们的成长故事更值得咀嚼和探讨,这也是现代都市情感剧引起现实女性共鸣的原因。
二是在生活范畴圈定上,家庭+职场模式引发共鸣。在《我的前半生》故事中,涉及到的家庭情感话题有:办公室恋情,婚外恋,离婚财产分割,黄昏恋,全职太太等,相对于之前都市情感剧单纯的婆媳关系、裸婚、育儿等话题,《我的前半生》以罗子君陈俊生夫妇、罗子君姐妹及与母亲的关系等触及了不同角色的人生观、价值观。此外,该剧的职场模式也能引发观众共鸣:罗子君刚找到工作,面对挑剔的顾客而自己被炒鱿鱼的问题,职场遇到“面子工程”被朋友讥讽的问题,在销售行业遇到职场恋情的问题,进入咨询行业的“上司性骚扰”问题,面对调查问卷是否需要较真的问题,职场遇到前夫以及追求者的问题……罗子君的职场生涯不同于《杜拉拉升职记》的白骨精蜕变史,也不同于《杉杉来吃》的卖萌玛丽苏路线,其中的职场挫折和人际关系相处更加接地气,也让观众在主人公职场奋斗史上看到了昔日踽踽独行的自己。
三是在情感纠葛讲述上,强情节螺旋式推进对比吸睛。《我的前半生》同样是部改编IP,但是相对于原著故事,荧屏增加的情感悬念和戏剧冲突更加丰富。罗子君离婚前后两种人生境遇和性格成长的对比,贺涵对罗子君从嫌弃到爱慕的对比,罗子君对闺蜜唐晶从依赖到帮助的对比,凌玲婚前婚后对陈俊生生活形式的对比,罗子君从家庭富太到职场精英,唐晶从职场拼命到希望回归生活……每个人的生活境遇在改变,对自己对他人的情感走向也在过山车,从家庭到职场,从上海到香港,从辰星到比安提,罗子君、陈俊生、凌玲、贺涵、唐晶五个人排列组合,演绎出了人世间的万千变化。每个人的角色和关系错综复杂,同事、上下级、夫妻、情敌、闺蜜等各种关系打破和重组,形成叙事主干之外的分支,交错而细致,长成社会相处生活之树的枝繁叶茂,强情节螺旋式推进,这样紧凑严密的叙事脉络也是助推故事发展的原动力。
四是在配角表现衍生上,更具贴合实际的人间烟火。如果现代都市情感剧拉开普通人为视角的生活大幕,那么这出戏剧舞台上作为故事分支点缀的群像图也同样值得关注思考。《我的前半生》除了展现主人公的友情、爱情之外,罗子君母亲薛甄珠所代表的小市民形象,罗子群和白光锅碗瓢盆的寻常生活,这些琐碎的小事演绎为故事增光添彩不少,让看似高大上的都市生活更具有落地的烟火气息。也正是在这些角色设置中,才让故事的多棱镜折射出更丰富多彩的世界。见自己,见众生,《我的前半生》回首之后,亦是生活的一地鸡毛和为之奋斗的痕迹,令观众为之振奋或为之一叹,都是生活给予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