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后一张签证》异国情感线绘就的大爱版图

(2017-01-14 12:05:54)

 

《最后一张签证》异国情感线绘就的大爱版图

 

  国内战争剧走出的路线多为弘扬战场个人英雄主义情怀,塑造“战神”、“英雄美人”之间的乱世故事,转而幕后也是喜闻乐见的谍战风云。而进入2017年,江苏卫视幸福剧场以一部表现二战题材的战争剧《最后一张签证》开年,打破了单纯的抗日角度,聚焦中国驻奥地利的外交官无私帮助犹太人签发救命签证的主题。该剧通过对中国驻奥地利领事馆工作人员与犹太抵抗组织合作对抗德国纳粹,营救犹太难民的故事的艺术化的创作,跳脱了一般历史剧平铺直叙、过度渲染人物传奇色彩的套路,更加注重主角形象的立体刻画,秉承着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的原则,真情实景地再现了那段艰难岁月。虽然故事背景恢弘大气,但是《最后一张签证》在叙事模式上,以小情感切入,代入国际大爱,这样的剧本表现形式更容易引人入胜。

 

《最后一张签证》异国情感线绘就的大爱版图

普济州VS姚嘉丽:逃出封建婚姻下的自由恋爱

  我们首先看《最后一张签证》中的第一条感情线,王雷饰演的普济州和张静静饰演的姚嘉丽。这两个主人公有着相比于其他影视情侣更般配的条件:同是外交官家庭、共同学习外语、双方父亲是同事、指腹为婚的爱情……堪称一对璧人。但是年轻气盛的普济州逃婚到奥地利,直接去做了签证官,以工作来逃出这段封建婚姻牢笼。

  而其后的故事发展让他们之间的爱情经受住了考验。姚嘉丽一路追爱到欧洲,凭借着同样口语出色的外交能力、一颗炽热的爱国情感、对普济州无微不至的关怀,赢得了普济州的好感。他们两人之间的爱情展现更多地是表现了他们共同的理想信念,志同道合成为了他们“再次相爱”的理由。《最后一张签证》以两个年轻外交官之间的情感经历见证了他们对拯救犹太人做过的贡献,堪称一对伉俪。

 

《最后一张签证》异国情感线绘就的大爱版图

普济州VS罗莎:阴差阳错的异国感情

   普济州和罗莎的相遇是充满戏剧性的,普济州刚到奥地利,参加了维也纳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海伦·米歇尔的音乐会。与此同时,长相酷似海伦的小提琴手罗莎也来听演奏会。罗莎梦想着有朝一日也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普济州雨中与海伦的邂逅,演唱会之后与罗莎的偶遇,让他把罗莎当做了偶像海伦。普济州对罗莎的付出更多的是粉丝对偶像的关爱。而罗莎冒充海伦是为了自我拯救,取得签证。这对感情线是阴差阳错的。

   而随着罗莎身份的揭穿,两人之间的情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面对普济州无微不至的关怀,大义凛然的气概,悲天悯人的情怀,犹太人罗莎被打动,心仪普济州。而普济州也随着自己偶像光环的逝去,更理性地去帮助罗莎取得签证。这对异国感情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也成为该剧最大的故事矛盾点。

 

《最后一张签证》异国情感线绘就的大爱版图

姚嘉丽VS罗莎:情敌之间的情义取舍

  姚嘉丽和罗莎这对情敌之间的戏份被置于乱世之中,更有一种情义取舍的意思。姚嘉丽初到奥地利,面对普济州对罗莎的关心,罗莎甚至入住了普济州家里,这让嘉丽很难接受。而随着罗莎真实身份的暴露,德国士兵对罗莎的抓捕,嘉丽毅然站在了罗莎这边,不仅去监狱看望罗莎,还努力和普济州一起想方设法解救和罗莎相同经历的犹太人。

  从个人方面来说,嘉丽和罗莎是情敌,但是被放置于德国迫害犹太人的背景下,他们毅然站成统一战线,与德国军队做斗争。嘉丽抛下个人情怨,对犹太人施以援手,舍小情取大义,这也是她与普济州能够同甘共苦的缘分所在。

  《最后一张签证》无论是在题材、制作上,还是在主创团队、价值观传递上都一一展现了大剧浓厚的情怀和恢弘的气魄。这种大气魄恰恰是从主人公普通的工作和情感生活经历中表现出来,以小见大的情怀在剧中被完美展现,这出异国情感线绘就的是一出大爱版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