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撒娇女人最好命》和《我的早更女友》属于典型的小妞电影,让观众看到了文可撒娇、武可野蛮的新女性形象。追爱过程中满满的喜剧色彩,颓废过程中率真自由的性格展现,周迅将爱与被爱的新时代女性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在微电影《霾没了》当中,周迅饰演的企业高管的角色在不到30分钟的情节表现里更加接都市地气,将社会小缩影变成雾霾散去的心灵接力,以美满画上岁末祝福的句号。
从周迅在《霾没了》的角色表现来看,周迅信手拈来这样一个我行我素、尖酸刻薄、冷酷无情的角色,不会微笑示人的冷漠,一身黑色风衣的自我封闭。在一场梦魇中,她被恶魔抓到了恶境之南。为了不被夺去青春,她答应要在圣诞节前做三件好事。就在这都市日常见闻中,她完成了助人度过难关的经历,最终收获了祝福和笑容。作为心灵环保题材,影片聚焦社会热点环境中的“霾”,暗喻人心中的“霾”。而“霾没了”也升华了心灵蜕变主题,正如主题歌中唱的那样“若我们将关爱的种子顺风洒满,走到哪里都会有感人的奇幻”。
不难发现,《霾没了》的前半部分周迅有“早更”的影子,动辄烦躁不安,对人冷酷无情,经常处于焦躁和失眠梦魇的环境下。只是这一次不是失恋,而是她在北漂奋斗过程中早已麻木的情绪,和业已养成的自我为中心的人格封闭。在脱发、白头的梦魇中,对于这样的“早更”已不是“暖男”可以挽救的了。《霾没了》将一场心灵挽救从“爱情”升华到“社会关爱”。影射出“撞人讹钱”、“捐款怀疑”、“爱情危机”、“穷困弃儿”四个小片段的社会常见病,串联到一起却成为了一场“爱心接力”:讹钱男因为善良的女学生表现而幡然悔悟,痴情女子因为周迅的“爱的平等论”开始新生活,全员加入保护弃儿的爱心接力,最终在平安夜里,成就一个圆满的结局。
“没用心所以看不见,奔忙在四季都积雪的世界”,简简单单的《霾没了》的微电影,其实映射出多少因为忙碌而自我封闭在雾霾的社会,却忘记驻足欣赏周围美景、送出简单问候的人们。笼罩住人心雾霾的不仅是环境,更是来自于工作压力、人心冷漠方面的“心灵雾霾”。希望忙碌于工作与生活的人们,也能在享受生活的同时缓解“早更症”,以一颗传递关爱之心,让霾没了,心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