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字祭 清明

(2010-04-05 23:41:38)
标签:

清明

行政命令

印迹

生者

征鸿

奈何桥

杂谈

分类: 「小城故事。散文素韵类」

文字祭 <wbr>清明

 

------壹------

 

  我是犹爱清明的,只为“清”“明”二字。“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所以谓之清明。”它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它既代表着万物的生,又缅怀着故去的亡。它依稀带着乍暖还寒时候的清潾,又带着春暖花开的生气。在春天的生机中,缅怀生命的逝去,爱的追思取代了死的悲伤,在芳草的清香雅致中,让爱穿越阴阳两界,成为逝者与生者的心灵交流之桥。而如今,清明赋予人们的意义还在了吗?

 

  清明是亲近自然的,今日前往茅清路时,这节日却给这颠簸的乡间小道增添了些许诡异的暧昧。狭窄的小路迎接着一批又一批前来祭拜先人的外乡人,各地的私家车墨色的车窗玻璃在阳光下泛着与这尘土间不相协调的光芒,向着公墓的方向绝尘而去。我当时很无奈的笑笑,生与死其实是一脉相承,死者是不平等的。不远处的公墓中清净的缅怀的青烟袅袅的时候,哪知一公里以内的小山丘的命运?城区规划一面面的小旗霸道地圈住了半山的坟冢,限期移坟的行政命令给这清明的鞭炮声带来了丝丝的哀怨与不安。我们常说死者为大。而其实,在很多不近人情的行政命令之前,我们还能够保存多少生活的本真呢?生者栖息的房屋在一纸拆迁的明文之下一座座地土崩瓦解,居民们尤其是靠土地生存的农民们犹如一窝窝被老鹰击毁巢穴的鸟儿,四散奔逃,而交房的年限却遥遥无期。而这青山翠柏又要在政府命令前退化让步的时候,我们谁能发现,太多的干预已经逼近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精神深处,甚至摧毁着一种种自然的习惯、生活的习惯。而百姓们重塑一种坏境和习惯,那该要多少的心灵适应呢?

 

  伫立在山间的时候,内心不仅升腾一种寒意。虽然目见着寒食烟火、半缕轻香、对祖先的虔诚。却感觉早已失去了清明本真的样子。那不仅仅是在万物复苏的时候缅怀一种逝去,更重要的是,有一种缅怀叫做祭奠精神。那当是一种文化怀念,而不仅仅是对个人,我们缅怀的,当是对生活的态度和理解。多少人在这个时节,不经意间流露的是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可其余的呢?可能是早已湮没在灰尘里的积淀和轻香中的模糊印迹罢。

 

  想起马未都的对清明的理解:“我们将来都会走到那一站,只是在我们活着的时候,当我们生命有质量的时候,当我们的生命可以为他人服务的时候,就应该燃放自己生命的光辉,这对我们人生是最重要的。清明节是法定节日,说明了国家的重视…我们的文化给了我们一个抒发情感的机会。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有一天,中国能再度成为世界最强国家的时候,一定是依赖这样一种文化,而不是其它。”

  我感觉生活被干扰,文化也在被干扰。很多活生生的人文在消逝,让我看到社会底层的最卑微的无奈。“花前洒泪临寒时,醉里回头问斜阳”。其实,有多少发问都是无解罢。

 


------贰------

 

  清明时节 梦哪边 柳絮吹又少 愁心不展未曾眠
  遥望楼亭 聚流年 芦花着素烟 枯草风尘祭楚天
  花径缘客扫 雨落青丝捻
  淡然黄花泛思念 谁家情亡为红颜

 

  几尝故人远 征鸿倚楼前
  隔水青灯悬 软语诉梅边
  一夜戏梦迷蝶 翩然远
  怎知奈何桥前 流水落花人间

 

  相思明月减清辉 诗当蘸泪别
  醉归醒見霜花天 赐予下世缘
  雁书不尽相思字
  谁去谁远谁负先

 

  怕见飞花冢 不见桃花面
  芙蓉如面柳如眉
  魂醒未 尽化作
  片片相思落君前


------叁------

 
  若值此清明,若一度重生,若在花开的日子,若终于遇见你,
  我不曾远离。


  当目送你离去,转身的瞬间我努力记下我们的印迹,才发现原本拥挤的世界早已变得空旷。当在奈何桥喝下孟婆汤,原本应该感到安稳却缺了一份从容。这样的世界,满满的都是你的味道可我却因吞噬了毒药变得什么都闻不到。


  此刻风雨雷电在绿儿眼前都不会再觉生动。
  总是感到有一件事情忘记了做,却空空的怎么也想不起来,原来是忘记了疼你。
  喝下了毒药,才发现所有的亮光都是多余的,没有希望的人生怎么能够加进我们。

  不幸的是多年之后又和你在人间遇到,你没有给我解药,但我可以自己给自己解毒,什么都忘记了,我还会记得:我们说好的,下辈子还要再遇到。。。
  喝下忘情水的刹那,以为自己到了末日,才发现是上天对我们的恩赐,为了让我重新再去爱多你一次。。。

 

  只是下辈子,该谁去被谁遇见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