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浩气撼天农民军——黄巾起义与方腊起义对比评析

(2006-08-26 22:44:11)
分类: 「半城烟沙。怀古类」
   日往月来,物换星移,兴盛与衰微,辉煌与悲怆,和风丽日与血雨腥风,多少事如烟而逝,多少事流传百代,多少人悄然而去,多少人浮沉史海。朝代更替,是农民起义的推波助澜,那些揭竿而起的布衣将士们反暴政与统治阶级展开斗争。轰轰烈烈驰骋疆场,我在完成《大愚若义话宋江》后,不得不正视《水浒传》背后另一个容易让人忽略的问题——农民起义,结合《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的黄巾起义和方腊起义,我从个人的观点看一下两者的纷纷扰扰。
   后汉统治者的挥霍奢侈,榨取民财,赋税徭役不断,再加上天灾人祸引发了著名的黄巾起义,深得民心,声势浩大,黄巾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风涌全国,杀声响彻后汉江山,血染大地,极其悲壮,惨烈无比。然而,胜利是暂时的,战斗中黄巾军暴露出一个致命的弱点,他们互不统属,没有统一指挥,缺乏经验,各自为敌,只知道拼杀而不知用计谋,逐渐被官员包围消灭了。波才军扎营草塘,皇甫嵩深夜偷袭,火烧联营十七里,黄巾军死亡过万,大败而退。朱隽残部配合军阀曹操的地主武装,连手镇压黄巾军,波才再次惨败。与此同时,张曼成军攻入宛城,张不幸战死,震惊华容道,显然,黄巾军起义所面临的危机日甚一日了。黄巾起义被东汉朝廷暂时镇压下去后,又有义军打着黄巾军旗号起义不断,汉王朝处于风雨飘摇,苟延残喘的统治后期。
    简介黄巾起义后,我们就要探究一下失败缘由。除了小农的劣根性以外,我们来找找外部原因,当时汉政府已衰落,为何官兵力量仍很大呢?因为领导者如朱隽,曹操,卢植等他们都是朝廷命官,吃俸禄的,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代表封建地主统治阶级的利益,必然会全力以赴征战以维护自身利益,这无可厚非,天经地义。然而,我又不禁想到另一次农民起义——方腊起义。
    宋朝的腐朽统治,奸臣当道,作威作福,官逼民反,一百零八条好汉被逼上梁山,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与权贵作斗争。由于宋江忠义,梁山好汉被朝廷招安。皇帝利用他们围剿贼寇,宋江感恩戴德要为国尽忠(详见《大愚若义话宋江》)。殊不知,却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首先,宋江等一行人英雄都是贫苦出身,算得上是贫贱患难之交,代表的也是农民阶级的利益,要为百姓谋福,且不说他为国远征大辽,次平三寇,单对宋江对方腊一战,就是不正义的!
    因为朝廷黑暗,所以仁人志士揭竿而起,宋江一伙人不也是反叛的农民军吗?方腊军要推翻朝廷,为百姓谋福,也是正义之师啊!关键不同的是,宋江被招安,又被利用来反对统治者的敌人,方腊却是极力反叛,除奸臣杀去东京。如此说来,宋江和方腊两支农民军是志同道不和罢了!其实,依我看,方腊军要有骨气的多啊!再退一步说,我假设不是宋江坐梁山第一把交椅,军队也没有招安,那么梁山军和方腊军一定会攻下东京,到时又会不会为一张龙椅再上演一出“楚汉之争”呢?呵呵,个人猜测而已,那样的话就改写历史了!言归正传,方腊军和宋江的军队的自相残杀却让朝廷高枕无忧,奸臣依旧跋扈,百姓依旧困苦。这也是宋江为什么在对方腊战争中损兵折将的原因之一,因为方腊军是深得人心的,所以宋江打得很辛苦。
    黄巾军与方腊军的失败对比,我们看到,黄巾军败得不冤啊,因为他败在敌人手下,败在统治者手下,而方腊军起义却败在朝廷的借刀杀人上,败在自己的同胞手下,即使壮烈却很少为人称道啊!但无论何种方式,农民起义总可以为鉴,知史之兴替,听一曲浩气撼天,气吞万里,气贯长虹的史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