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计算过从“黎明前的黑暗”到曙光出现的间隔有多长?没有。在潜意识里,其长度与期盼光明的迫切程度成正比。待到曙光出现,回味起来也不过是短短的一瞬间,那段时间叫——苍茫。
苍茫是视野中的一片灰色,无边际无轮廓的灰色。如浓雾般的灰色,让人无法放下脚踵,因为迈下一步的结果很可能是陷阱或沼泽。人生总有这样的时段,身处揣测未来的恐惧中,只能听凭命运的摆布,在灰色的苍茫中摇摆,消磨自己。苍茫是一把残锯,慢慢地切割人生的希望。
在《色戒》里,王佳芝在沦陷的上海领取救济粮的一幕,眼神里就是那一片苍茫。她周身萧索寒素,半掩着面部的黑围巾里,是命运挤压出来的坚毅嘴角,但已经失去了青春的润泽。借着姑妈的嘴,知道王佳芝的窘境:父亲不再负担对她的赡养,按她的年龄,同龄女孩的生存责任已经转移给了夫婿,父亲撂挑子理所当然,可王佳芝没有同龄人的幸运,兵慌马乱当然是理由。幼年失母,青年失养,上学成了王佳芝改变现状的心愿,于是姑妈利索地卖掉她父亲的房产,作为她的学费和寄人篱下的生活费。学堂里的王佳芝,忍受着日语的折磨,其实也是为了逃避。
她在逃避什么?恰恰逃避的是昔日的青春,那光彩熠熠的话剧舞台,朦胧美丽的单恋,壮怀激烈的爱国谋杀,就因为那几十刀惩治汉奸走狗的血而划上了句号。她逃离了杀戮,也逃离了青春。
看着课堂上的王佳芝,我在想她毕业后会做什么?找得到工作吗?找不到工作会不会象苏青笔下的上海女孩,嫁个小职员,相夫教子,逛逛永安百货,打打麻将,平淡无奇地度过春夏秋冬?年轻的时候都害怕人生的平淡,当青春焚烧为灰烬,剩下的还是苍茫。国破家亡,此时的她也不能不接受平淡生活的磨砺。然而饱尝人间冷暖的王佳芝还没有放弃对电影的喜爱,那是对青春的一丝回响,即使走出影院,举步还是苍茫。
就是这场电影,却悄悄撕开了王佳芝刻意尘封的往事。三年前在香港的爱国学生谋杀行动同伙赖秀金在影院发现了她,旋即她成了出土文物,在新的时间焕发更重要的价值。于是单恋对象邝裕民出现在她眼前。
无须他说一句话,一个字,他就在她的苍茫视野里点燃了火,他拂去了出土文物上的蒙尘,瞬间温暖着她失亲少爱的苦涩心灵。她接受了他对她命运的指引和安排,依然是谋杀的钓饵。面对来自重庆的职业特工的询问,她的允诺比三年前的志愿行动还果决。三年前因为追慕他而演出爱国剧,参加爱国谋杀,我相信这一刻非关爱国,而是急切摆脱苍茫的龙门一跃。
新的任务旧的人,行动的对象没有变,依然是在香港的谋杀对象易先生。因为三年前的接近,身居汪伪政府高位的易先生对她仍未忘情。她百分百地做戏,一步步钓猎物上钩。这一次暗杀是组织严密的策划,非当年的爱国学生行动可比。选择王佳芝为钓饵,因为“她只是麦太太”,不是演技派,才让狡诈多疑的对手放开了心防。心里有爱的女人永远成不了职业特工,无数次的等待时机,已将王佳芝的耐性折磨殆尽。因为在性爱的博奕中她无奈地发现敌人从她的身体钻入她的心灵,用温情蚕食她的“忠诚”,她不能允许敌人钻进她的心灵,于是她抗议,在猎物吃钓饵的时候“你们是不是该冲进来朝他的后脑开枪?!”然而组织冷漠地拒绝了她的抗议。
随着王佳芝在暗杀行动中越陷越深,连邝裕民也无法漠视她的痛苦,他追出来,用吻安慰她,他不是不知道她对他的爱,而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一吻揭开了她沉积三年的呐喊:“三年前你可以的,为什么不?”他才恍然大悟。
三年前的爱国学生谋杀汉奸行动,假戏真做的筹码就是改变她的处女身份,成为富家的“麦太太”,于是她接受安排,和一个嫖过娼而有性经验的同学尝试性爱,就在万事具备的时候,谋杀对象易先生突然离开香港,戏票出售了,大幕未揭开,演出却终止。接到易太太的告别电话,她全身都虚脱了,一切都没了目的,又是一片苍茫。知情的同学看着她的眼神,也是怪异的,失贞是女人的耻辱,代价万劫不复。
“我太傻,”在上海重逢邝裕民,她幽幽地忏悔道。纯真女孩都希望肉体的第一次给她爱的男人,但在爱国的前提下,她的第一次给了她不爱的男同学,没有温情的麻醉,肉体的痛楚贯穿到心灵是毁灭,王佳芝的青春瞬间化为灰烬。如果她的第一次给了她心爱的邝裕民,她的青春还会延续,但是邝裕民会舍得让她卷入残酷无情的政治斗争吗?故事的主角就不是王佳芝了。
心志的衰退决定女人的衰老,这一点被老狐狸易先生敏感地发现了,“三年前不是这样的”,我想王佳芝此刻不会是哀伤,而是某种释然。希望的火在眼前华彩地燃烧,一切都有了目的,失贞有了理由,行动成功就是唯一的补偿。
王佳芝始料未及的是,在猎人与狼的博奕中,肉体产生的温情却慢慢向心灵一侧倾斜,她无法抗拒他的渗入。面对非演技派的王佳芝,易先生撤去了心防,性行为由暴虐转为缠绵,慢慢地展现了温柔的内心。在没有感情的沙漠,任何点滴的安慰都是甘霖。大雨之前,空气的湿润是无声无息的,积聚到一定湿度才滂沱而下,当王佳芝戴上那枚镶嵌着“鸽子蛋”的钻戒时,大雨将行动的主题冲刷殆尽,不是出于爱,而是出于对温情的回报,她放过了易先生,后果是她与整个行动团队的覆没。很难忘记王佳芝和易先生对视的神情,从犹疑的抽搐到决然的催促,没有信念,只有怜悯。其实怜悯也是爱。
女人找不到方向时,眼前是苍茫,脚下是沼泽,如果一丝火光能驱散她的恐惧,她就会毫不犹豫地向火光奔去,温情是人生的火,爱情就是飞蛾投火。《色戒》表达的不是色,是温情。
张爱玲说,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当王佳芝和同伴站在刑场,面对废矿井的深渊时,无怨无悔的是她,后悔的应该是邝裕民,如果他对她好一点,钻进她心里的就不是易先生,大家都不会上断头台。
历史就是这样,是没有假设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