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一家未上市大型互联网公司,终于走到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
1999年2月20日,35岁的马云在杭州家中,向18位员工描绘着他新创公司的未来:阿里巴巴要成为一家百年老店,要进入世界前十大网站之列。此时,阿里巴巴成立不过几个月,注册资本50万元,那间他发表演讲的140平方米住宅也就是公司的办公室。
仅仅不到十年,小个子的马云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业最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所创办的阿里巴巴集团也有望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
10月4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B2B业务Alibaba.com(下称阿里巴巴)通过香港交易所上市聆讯。阿里巴巴于10月15日展开路演,10月22日向散户公开发售,并于11月初挂牌上市。此次阿里巴巴计划筹资10亿美元,有望创下中国互联网公司最大IPO纪录。
在笼罩着马云和阿里巴巴的巨大光环之下,仍然不免有对于阿里巴巴的种种疑虑:创始人马云在这家公司个人影响力过于巨大未见得全然是好事。在完成旗下B2B业务公开上市之后,这家自诩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将如何保持其既有的做法?能否在资本市场继续昂首阔步?
迟来的上市
2007年7月底,在杭州最大的室内体育馆,马云向阿里巴巴全体员工宣布了即将上市的消息,顿时全场一片沸腾。一旦上市成功,在场的大部分人将即刻成为百万或千万富翁,其数目可能会创造中国上市公司之最。
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将担任此次阿里巴巴上市主承销商。据道琼斯通讯社报道,阿里巴巴集团将在IPO中出售8.589亿股阿里巴巴股票,占阿里巴巴扩大后股本的17%。其中约26.5%为新股,其余73.5%为阿里巴巴集团卖出的旧股。这意味着阿里巴巴B2B子公司可获得约2亿多美元。而集团公司可获得约7亿多美元,这笔资金可用于集团发展。今年9月,马云在杭州网商大会上透露,未来五年,阿里巴巴将在电子商务上投资100亿元。
是次上市得到雅虎的护航,雅虎已确定斥资1亿美元,认购阿里巴巴10%的拟发行股份。
这次上市前,2005年8月,阿里巴巴与雅虎的换股交易,是阿里巴巴上市以前最大的一次资本市场行动。根据协议,雅虎以10亿美元现金、雅虎中国业务,置换阿里巴巴集团约40%普通股。
马云说这是一次战略性尝试:一是通过收购雅虎中国迅速获得搜索技术;二是获得并购的经验,为将来的全球化打下基础;三是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强有力的盟友——雅虎。
2006年,雅虎中国的收购整合工作初步告一段落,阿里巴巴B2B业务上市工作即提上了日程,第一步即是将原来的事业部制改为集团控股子公司。
对此,马云的解释是,五家公司各据一个行业,发展方向不同,成熟度也不同,比如,B2B公司已经成熟,中国雅虎(2006年底,雅虎中国改名为中国雅虎)还在调整,而阿里软件刚刚诞生,“捆在一起打仗很难,不如分开。”
分拆的另一个效果是海外股东对马云和公司业务的约束力进一步弱化。分拆完成之前,雅虎是阿里巴巴集团第一大股东,拥有40%股权和35%的投票权,日本软银集团拥有26%的股权。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四个席位分别由雅虎创始人杨致远、软银创始人孙正义、阿里巴巴CFO蔡崇信和马云占据。虽然马云与蔡崇信占据董事会半壁江山,毕竟雅虎是第一大股东,软银在集团战略等重大问题上也有一票否决权,所以董事会里缺乏有效的制衡。
“如果(董事会)只有一个脑袋,坏了就全坏了。”马云说,“五家子公司各自设立独立董事会,可以分散风险。”
2006年底,阿里巴巴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将旗下五个事业部独立,形成五家子公司,分别是从事B2B业务的阿里巴巴、淘宝网、阿里软件、支付宝和中国雅虎,被戏称为“达摩五指”。五家子公司各单设董事会,均由马云担任董事长。据雅虎中国总裁曾鸣透露,在这些子公司董事会中,杨致远、孙正义均不占席位。在这一模式下,五家子公司的董事会均与杨致远和孙正义保持了距离。
此次上市的阿里巴巴,被业内认为在中国和全球的B2B市场均处于领导地位,其竞争对手慧聪网、美商网、环球资源,以及垂直领域的网盛科技,均与其相去甚远。摩根士丹利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中国B2B市场一半以上销售收入产生于阿里巴巴。2006年,阿里巴巴的收入为13.64亿元,利润为3.57亿元。
WorkatAlibaba
与上市融资相呼应,阿里巴巴近期亦呈现出迅猛扩张的态势。马云提出的未来五年愿景,是从“MeetatAlibaba”(在阿里巴巴相遇),升级“WorkatAlibaba”(在阿里巴巴工作)。在MeetatAlibaba阶段,买卖双方只是在线上寻找信息,具体的交易过程,如谈判、付款等过程,都是在线下实现的;WorkatAlibaba则要把尽可能多的交易过程移到线上来,这要涉及到物流和资金流的方便性。阿里巴巴总裁卫哲表示,物流和资金流都会利用现有的平台来做。WorkatAlibaba不仅解决中小企业的贸易问题,还要让他们的其他管理问题能在阿里巴巴的平台解决。
比如,阿里巴巴试图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中小企业在阿里巴巴的交易和诚信记录,较好地反映企业以前和现在的订单情况、交货率和客户满意度,阿里巴巴希望这能成为银行贷款的主要依据。2007年7月,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已经就此展开试点,第一批给四家网商发了总共120万元的贷款。
此外,阿里巴巴还计划做一个风险池,由网商出资,用于网商贷款的担保。更进一步的设想还有网络联保,比如,同为阿里巴巴的用户的上下游企业,共同分担一笔大额贷款,每户只担保其中一部分。
随着阿里巴巴向二线以及内地城市进一步深化,阿里巴巴开始增加客户和企业服务中心以接近客户。今年将把客户和企业服务中心增加到十个。此外,原来只是电话销售的“诚信通”产品,也开始在全国有了几十家代理商,以求贴近客户。
全球化是阿里巴巴的一个战略方向。目前阿里巴巴的客户主要是中国卖家与国际买家,阿里巴巴未来计划为国际卖家与国际买家服务,将阿里巴巴打造成一个全球B2B交易平台,为在东南亚的中小型供应商提供低成本的营销手段。今年4月份阿里巴巴已经进入香港,下半年将进入日本,明年可能会进入台湾,未来还将扩大在美国和欧洲的投资。
阿里巴巴以前的服务偏向于供应商,今年提出要把买家和卖家放在同等的地位。为此,阿里巴巴成立了买家服务部,并于今年4月向买家推出具有搜索功能的采购工具速买齐(Smatching),以此吸引美国和日本厂家。阿里巴巴已在美国和瑞士设立买家服务中心,未来也会在日本设立买家服务中心。
“达摩的其余四指”
阿里巴巴的姊妹公司淘宝网、支付宝、阿里软件以及雅虎中国,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
淘宝网目前虽然亏损,却是未来最为人看好的一块业务。与其竞争对手eBay易趣采取的收费政策相反,淘宝网从开始就采取免收商品登录费、交易费和店铺费策略。这一策略极大地打击了其竞争对手eBay易趣,最终导致后者在2006年被TOM在线收购。
2006年底,淘宝网注册用户超过3000万,人均在网购消费563元,交易总额突破169亿人民币,超过易初莲花100亿元、沃尔玛99.3亿元的全年在华营业额,是国内零售业巨头北京王府井百货集团全年销售额的2.6倍。
今年上半年,淘宝网已完成了158亿元的交易额。淘宝网总裁孙彤宇透露,全年的目标是至少400亿元的交易总额。
淘宝若要盈利,迟早必须对客户收费。淘宝网曾于2006年5月尝试推出收费的“招财进宝”计划,在遭到抵制后以失败告终。2006年10月25日,阿里巴巴对淘宝网追加了10亿元投资,宣布“免费政策”再继续三年。
外界对于淘宝收费前景亦表示乐观。淘宝网一旦收费,很轻松地就可以有10亿元的年收入。淘宝肯定可以收取交易费,一是淘宝网已经成为一个放心购物的平台,形成买卖习惯后,卖家必须付费,否则会失去生意。二是淘宝网的资金流通过支付宝工具,而后者控制在阿里巴巴手里,收到钱不成问题。
2003年10月成立的支付宝,目的在于解决网上买家与卖家的信任关系,对淘宝网的发展功不可没。2006年起,支付宝独立,除了服务淘宝网上的客户,还与淘宝网外的商户合作。支付宝在淘宝网上有50多万客户,外部会员有30多万。原来淘宝的业务占支付宝的100%,现已下降至70%。据易观国际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一季度,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规模已达139.31亿元,其中支付宝以50.3%的份额位列第一。
2007年1月成立的阿里软件,目的是向中小企业提供在线软件服务,即SAAS模式(SoftwareasaService)。阿里软件要成为一家“数据银行”,中小企业将数据存在阿里软件,由阿里软件提供各种服务,中小企业出租金即可。设立阿里软件,是希望中小企业把营销后的环节如客户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等,也放在阿里巴巴集团。这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后五年战略——“WorkatAlibaba”的重要部分。
阿里巴巴接手已经两年的雅虎中国,则形势并不乐观。2006年10月,马云聘请谢文担任雅虎中国总裁,不过40天后谢文即离职。随后,长江商学院教授曾鸣出任雅虎中国总裁,雅虎中国改名为中国雅虎。
虽然阿里巴巴集团方面声称,中国雅虎现已步入正轨,但事实却是依然严重亏损,过去一年市场份额大幅下滑。2007年9月,北京正望咨询有限公司发布的调查表明,在搜索引擎市场,中国雅虎目前仅占2.3%的市场份额,比起一年前的5.2%减少了2.9个百分点;最近半年内中国雅虎的市场份额下降了0.9%,表明情况依然严峻。
2006年,阿里巴巴集团向中国雅虎投资7亿元,亏损4亿元,今年阿里巴巴对中国雅虎的投资据称高达10亿元。今年9月,阿里巴巴集团又打造了一间新公司阿里妈妈(www.alimama.com),主要作网上广告交易平台,帮助中小企业在网站寻找推广途径,也帮助网站部寻找广告收入来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