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汽车投诉统计上半年4s店发动机广东 |
分类: 案例点评 |
在经历2009年车市的火爆后,2010年车市进入冰火两重天,一方面部分热销车型依然延续去年的供不应求,一车难求;另一方面由于刚性需求的减弱,部分车型供大于求,库存容量已经达到极限。而这还不是重点,去年由于汽车企业普通出现产能不足,不少企业通过加班加点的方式来提升产能,但这样的结果导致了新车质量有所下降,投诉上涨明显。通过汽车投诉网公布的资料显示,广东地区上半年投诉中近三成涉及发动机部件,成为最主要的质量投诉问题。
http://www.qctsw.com/temp/upfiles/article/2010/07/09/12786067435744.jpg
报告显示,汽车投诉网在上半年累计共接到投诉4080宗,其中来自广东的投诉364宗,而这里面又有13宗由于资料不全或恶意投诉被判定为无效投诉,广东实际有效投诉为351宗,约占汽车投诉网上半年投诉总量的8%,是汽车投诉网上被投诉第二多的省份。
http://www.qctsw.com/temp/upfiles/article/2010/07/09/12786068249986.jpg
报告显示,广东投诉与总体投诉均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而3月份由于3.15消费维权日的影响成为投诉最多的月份。
http://www.qctsw.com/temp/upfiles/article/2010/07/09/12786068584497.jpg
http://www.qctsw.com/temp/upfiles/article/2010/07/09/12786068962938.jpg
报告显示,保修期内依然是投诉的主力军,达到190宗,占总投诉量的54.13%,但不可忽视的是,去年车市火爆导致很多厂商准备不足,出现产能瓶颈,频繁加班加点直接导致新车质量下降,因而在一个月内以及磨合期间的投诉也达到四分之一左右。
http://www.qctsw.com/temp/upfiles/article/2010/07/09/12786069342362.jpg
报告显示,从投诉车型的厂商属性来看,合资品牌的投诉达到76.07%,超过四分之三。而去年自主品牌的销量约占全部销量的30%左右,就算扣除自主品牌车主的心理预期相对较合资品牌车主低这个心理因素,合资品牌的投诉量依然显得有些高高在上。通过这样的数据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自主品牌的质量与服务正有着大幅度的提升。
http://www.qctsw.com/temp/upfiles/article/2010/07/09/12786069681955.jpg
报告显示,受统计时间过早的影响,目前仍有27.92%的投诉没有得到回复,半个月内回复处理意见的投诉有六成多,一周内能够给予回复的也有30%以上,说明企业对车主的投诉处理还是比较重视的。
http://www.qctsw.com/temp/upfiles/article/2010/07/09/12786070219637.jpg
报告显示,在满意度方面,总共只有不到50%的车主向网站表达了对处理结果的认可情况,而在这些反馈的车主中有超过一半的车主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占总投诉人数
29.63%,这个数据也远大于平均水平,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广东的服务水平更高。
http://www.qctsw.com/temp/upfiles/article/2010/07/09/12786070724885.jpg
报告显示,高达56.41%的车主对车辆质量和服务问题同时进行了投诉,另有25.36%的车主仅投诉质量问题,18.23%的车主仅投诉服务问题。
http://www.qctsw.com/temp/upfiles/article/2010/07/09/12786071098239.jpg
报告显示,在汽车质量方面的投诉中,发动机、车身及电气、变速箱成为主要投诉对象。发动机的投诉主要集中在低速熄火、怠速不稳、油耗过高以及渗油等方面。
http://www.qctsw.com/temp/upfiles/article/2010/07/09/12786071432398.jpg
报告显示,服务问题的投诉则主要集中在服务态度差、维修技术不过关等方面。而在去年车市火爆,无车可提的前提下,欺诈销售的比例依然有较大比例,这主要是由于各家4S店乱承诺所引发,特别是一些不规范的二级经销商,更容易引发此类投诉,比如说一些4S店销售人员明知短期内无法提车,但为了业绩、提成,不惜以欺骗的手段忽悠车主下单,最终在到期无车可提时引发投诉,而且很大一部分并非厂家直接授权经销商,厂家协调起来更为困难。
http://www.qctsw.com/temp/upfiles/article/2010/07/09/12786071653133.jpg
报告显示,在车主的投诉诉求中,维修、赔偿、召回成为投诉的主要诉求。维修、赔偿向来就是投诉的主要诉求,而在上半年各大媒体持续不断的召回报道,使得“召回”一词在车主中深入人心,因此更多车主在填写诉求时理所当然的加上了“召回”,并使之成为第三大诉求。
http://www.qctsw.com/temp/upfiles/article/2010/07/09/12786072052169.jpg
报告显示,虽然统计时间过早影响了部分解决率,但仍然有近六成的投诉已经处于完成状态,整体解决率将维持在70%以上。上半年投诉处理比较及时、处理结果比较容易得到车主认可的企业名单包括:上海大众、东风标致、上海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东风雪铁龙等。
汽车维权五大难点剖析
针对汽车维权的特殊性,我们为此特地咨询了汽车投诉网负责人,为大家整理归纳出汽车维权的五大难点与大家共勉,希望车主看了之后能够有所帮助,以便在需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有针对性的进行证据收集。
(一)、举证不力:部分消费者在平时保养、维修时不注意收集相关维修单据,以及车主缺乏对汽车的专业知识,待到维权需要举证时才发现根本无从入手。虽然说现在有举证倒置一说,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国还鲜有采用这一举证手法的案例。
(二)、鉴定无门:车主不认可厂家的检测结果时,就需要自行进行质量鉴定,而目前国内仅有的几家鉴定机构并不接受单方面委托,如果车主要求进行鉴定还需要得到厂家的书面同意,
这对于车主来说难度不小。
(三)、维权成本高:动上万的检测费用对于车主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而如果要进行主要部件的检测,其检测费用更是高达十几万,在这天价检测费用面前,更多的车主选择了放弃;另外漫长的投诉过程也让车主身心疲备
(四)、解决效率低:对
于有争议的投诉,往往要经过几个回合的往返才能确认。先由车主向4S店报障检测,然后由4S店向厂家进行反馈、备案,如此几个来回下来,少则一、两个月,
多则一年半载,车主的维权决心也就这样慢慢的被消耗完,最算有最后坚持下来的,也会被迫在有限的维权成果面前妥协下来。
(五)、
退车换车难:这首先是涉及到责任认定的问题,然后就是涉及到是否已经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而责任认定对车主来说就已经是一个难过的门槛,过了这道槛;还得继续过如何判断是否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这个槛,槛上加槛,想不难都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