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11年的9月份开始,小公主开始了每周一次的“参观游览日”,定在周五。
在上小学之前,在被教育机器绑架之前,好好地认识一下居住的北京。转眼过去了一年了。

第一个参观游览地点是北京天文馆,在西直门附近,对面是北京动物园。
这是2011年的9月15日,小公主四岁八个月零二十天。

第一次到北京天文馆,是去学钢琴回来的路上,天色已晚了,没能参观多久,天文馆就要关门了。

不过还是抓紧时间看了一些东西——这是中国的版图的立体地形图,小公主看到了长江与黄河。
这个立体的地形图,让小公主对祖国有了很形象的概念。

参观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复制品。这个简陋的小东西,在天空里播放文革名曲“东方红”。

古老的地震仪的复制品,那个方向发生了地震,指着那个方向的龙嘴里的铜珠就会落到下面青蛙的口里。

小公主被彗星迷上了,自己操作屏幕,看介绍彗星的短片。
两天以后再来天文馆,小公主在大厅里看免费的科普电影。

介绍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小公主看了立体电影出来,显然是被惊吓到了,站在电影海报前发呆。
立体电影里迎面飞来的陨石,她都以为自己会被砸到,吓得乱喊乱叫。

接下来是去看360度的全方位的电影,抬头可以看见“星空”,演绎浩瀚宇宙里的星系。

这个大家伙,向四面播出的影像,构成了虚拟的夜空,展示了宇宙的神奇。是北京天文馆的保留节目。

小公主看这个电影很高兴,她坚信她已经离开了地球,去了遥远的星空,到过月亮,到过火星……

这是一个表示地球与太阳的关系的模型,地球正在围绕着太阳运转。
小公主很难想象,她是居住在那么小的小地球上的人。

这是演示太阳、地球、月亮的动态模型。小公主还是觉得不对劲——
看上去那么小的太阳,为什么在这里变成最大的,小月亮也没有这么大呀!地球不该这么小!

这是地球赤道地区的人类生活环境。太阳在不同季节对那个地区产生的影响。
此外是南半球和北半球以及极地在一年里受太阳照射而产生的不同的季节。

小公主按下按钮,代表地球受光面的阳光的轨迹就亮了起来,真是太好看了。

这里是关于日食的一个摄影展,展示了全国天文台和天文爱好者们拍摄的日食的美丽照片。

太阳,在自然界里,似乎是整个白天的主宰,是唯一能照亮地球的大光,
在天文馆里,太阳只是一颗行星。日食的照片显示出太阳瑰丽如梦的一面。

小公主仔细地观看这些照片,她无法想象,太阳怎么会这么黑?又好像是被火烧着的薯片。

天文馆把小公主从地球上拉进了神奇的宇宙,天文馆里带着神秘感的现代建筑也让小公主迷惑——
我会不会再也回不到自己的家里了呢?会不会回不到地球了?

三天内两次参观天文馆,对于才四岁多的小公主,首次参观天文馆,就像这张照片——
小公主能记住的东西,就像这个代表太阳的红球那么少,其余的一切都隐藏到记忆的黑幕里了,
在小公主长大的过程中,她需要多次再来参观,才能明白她生活所处的地球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星球。

这是北京天文馆外的喷泉,天文馆把孩子的视野打开,让他们感受到离开地球的神奇的体验——
知识也就像喷泉一样,在孩子的心里喷发,小公主以后还会再来参观北京天文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