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公主在学钢琴之前,聂老师的给她是自由发挥的音乐教育,让小公主把内心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出来。
这样,给小公主造成一个印象:到聂老师这里学习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思玩个够。
看看聂老师拍的小公主好不好看?对于钢琴艺术的漫长和枯燥的训练,小公主毫无思想准备。
学习,怎么学习,正确的学习方法——关于一生的学习态度,在学习钢琴的时候,全部都会遇到。
这是程老师给小公主练琴的鼓励方法,一个糖果或者一个小玩具,放在琴架上,
根据老师的要求,学习了一小节课程,玩具就向前走一步,从钢琴的那头走到这头,
然后再走回去,课程就结束了。时间是一小时左右。
小公主从小是独立自主长大的孩子,是一匹没有上过笼头的小野马。她习惯了主动掌握自己的一切。
本来拿着玩具往前走,并且决定走多长距离的人是老师,可是小公主不干,要她自己来控制玩具的进度。
不听老师的话,自己要来一套的小公主,是学习道路上最容易一事无成的类型。
程老师平时不教小公主练琴,他只给小公主设计课程。聂老师根据程老师的安排,教小公主练琴。
聂老师用了很多寓教于乐的方式来陪小公主练琴,但是小公主的学琴兴趣却在江河日下地消失着……
为了让小公主好好练琴,7月初就提前让小公主放假,不去幼儿园啦。
小公主在幼儿园里到处夸口:我要去学钢琴啦!我要当钢琴家啦!
钢琴家的牛是好吹的,实际上能成为钢琴家,
其中的艰苦,不是三岁多的小公主能了解的。
她以为学习就是玩,以前在聂老师家学习音乐,可以随心所欲地跟着音乐跳舞,
怎么到了现在练钢琴的时候,聂老师变了个人了呢?
玩是没有规矩的,学习是有规矩的,
规矩给小公主带来的不自由的拘束,是小公主这匹野马不能接受的!
小公主对于反复训练的“美丽钢琴手”也觉得没意思了,
第一支练习曲《布谷鸟》,在小公主这里,成了一团理不完的乱码——
因为小公主回到家里,根本不练琴!整个白天都在家里玩,
晚上到了聂老师家里,才靠点儿小聪明去混,结果就是啥也没混出来。
还是要每天面对《布谷鸟》,还是每天要练手型——
小公主说:聂老师你教我新的吧。
小公主性格中的问题暴露出来了——
她满心希望自己能神奇地学会老师教的一切,靠她的小聪明一蹴而就!
但事实告诉她:每天只是到聂老师家才匆忙练一下琴的话,
她是不可能学会任何东西的。于是她就想了解决方案:
不断的学习新的曲子,好让《布谷鸟》永远消失。
可是聂老师说:程老师不同意,一定要认真地学习每一首曲子。
不仅单手的左右手要会弹出来,最后还要合成,双手一起弹《布谷鸟》。
小公主虽然小,内心却是蛮骄傲的,她以为她的小聪明足以获得老师和家长的夸奖,
她需要不断有成功来鼓励自己,可是又不愿意为成功付出她看不上眼的枯燥的重复练习。
还有一点,是当时的我们也没有意识到的:小公主不知道该怎么学习。
我们只看到她越来越“不像话”,不管聂老师怎么想办法引导她,
她就是不肯好好弹琴,坐在那里就是不动手,
除非聂老师抓着她的手指头练手型,她被动地伸着手,
那算是给了聂老师大面子了!
回到家里,小公主坐在钢琴前,自己的左手抓住右手,练手型,
再用右手抓左手,用这种举动来表示:我已经会了!
小公主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忘记掉她要学习的是弹奏出美好的钢琴曲,
她以为学钢琴,不过是一只手抓住另一只手,让手指停在钢琴的琴键上!
她理解的学习,是下一步就走到终点了,是手指头在琴键上停漂亮了,钢琴家就诞生了!
这时候,急于求成的爸爸出差回来了几天,
他盯了小公主几天,白天有了练习,晚上去聂老师家自然会有点儿进步。
没想到给了小公主一个误导——我在家里,爸爸教我弹琴就可以了,
我为什么还要到聂老师家里来学习呢?
聂老师也很难过的,明明小公主是有很好的音乐天赋的,
但是学习态度不对,再好的天赋也是白搭!
聂老师甚至对我们说,小公主学习态度不端正过来,
你们带她来,交学费也是白花钱。
小公主回到家里,保姆小张阿姨总是问:今天成功了吗?
小公主说:今天又失败了。还是爸爸你在家里教我吧。
小张阿姨说:你爸爸又不是学钢琴出身的,怎么能教你,还是去聂老师那里学。
小公主说:去了也是白花钱!
接下来的事情,就发展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了——
小公主暴力反抗,拳打程老师!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