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楚菜五分支:汉沔风味荆南风味襄郧风味鄂东南风味鄂西土家族山乡风味 |
分类: 公主的成长日记 |
楚菜特点之一:水产为本,鱼菜为主。湖广会馆的招牌酸汤鱼,就是好吃!
楚菜特点之二:入味透彻、软烂酥香。湖广会馆的焖排骨是用整扇排骨烹制,上桌才由服务员切成小块分食,正是入味透彻、软烂酥香!
这道已经风靡全国的剁椒鱼头,在湖广会馆叫“开胃鱼头王”,和市面上流行的湖南剁椒鱼头有很大区别,体现出楚菜制鱼的妙处:咸鲜香嫩、畅快爽口!
楚菜特点之三:选料普通,构思巧妙。木桶南瓜炖土鸡,好看又好吃。体现出楚菜派系之一“荆州菜”注重原汁原味,淡雅清爽,以家禽为主料的特色。
楚菜特点之四:擅烹家禽、辣味单纯。湖北鸭脖、鸭爪已经名满天下,这道干锅鲜鹅肠,也体现楚人善烹禽菜的特点,贵州干锅菜,加许多香料,此菜仅加单纯干鲜两种辣椒,就鲜美非常,显出楚菜的功夫不一般。
这道太子肉,表现出楚菜另一主要派系“鄂州菜”的特色:讲究烧炸煨烩,特色是用油宽,火功足,口味重,乡土气息浓厚。是用油炸的全瘦通脊酥肉,香酥而鲜嫩,拌肉的酥粉,是用米粉炸成,与酥肉一起吃,唇齿留香。
楚菜特点之五:擅长烧炖野味和小水产,这道小炒的主料是微不足道的小虾米,辅以绿豆芽、韭菜、少许新鲜辣椒,吃时用玉米面做成的类似春饼皮子包着吃,小小虾米竟能如此美味!
PS:
为何不叫湖北菜,而称楚菜呢,缘由如下:
一,楚菜起源于周朝的楚国,历史悠久,四川、贵州等地,当时尚未开化,四川开发,引入中原文化是到汉朝末年,诸葛亮为避中原强敌,才退守四川,将中原文化带到西南。诸葛亮虽然祖籍是山东沂水县,却常年生活在湖北,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就隐居在湖北襄阳。刘汉大军入川,不仅带去中原文化,也带去楚菜。楚菜是川菜的老祖宗。
二,楚菜由汉沔风味(含武汉、孝感、沔阳)、荆南风味(含荆州、沙市、宜昌)、襄郧风味(含随洲、襄樊、十堰)、鄂东南风味(含黄石、黄冈、咸宁)、鄂西土家族山乡风味(以恩施为中心)五个分支构成。都有悠久的历史。
因此觉得还是称“楚菜”比“湖北菜”更加合适。
请继续看第八集:楚菜平凡亦有品(下)
对不起啊,本来想一口气把上、下两篇都写好传上来的,实在心有余力不足,明天再传上来与朋友们分享美味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