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老师李红喜(原稿)

(2013-08-08 23:36:38)
标签:

杂谈

昨日抵京,今天自然很难受。也自然很多话想说,留待游记,争取半年内完工。

这个新闻线索本是堂会,当时就留了李老师电话,想要日后再做大稿。本想做智障少年足球队,最后按要求成了人物,已有些不合本意。
兢兢业业跑了几趟,内心感触确实挺大的。想交流的往下面照片看。

先吐槽。稿子见报,改动较大,或许为了配合所谓党报头版的写法。且不说“改文风”就是把文风改的如同文革,我就不爽怎么可以编纂事实内容?采访对象没说、我没写的话,直接出现在报纸上,简直触目惊心。这是宣传需要,还是报道要求。我能说脏话吗?不能。如此这般,记者何用几次三番“走基层”采访,直接找一典型人物来一200字简历剩下的事迹、细节、场景、引语……都坐家里自己编不完了?
转作风?中国梦?我看是梦中国吧。

http://s14/mw690/4a19292ate13f55615d0d&690
前面说了,本来是一堂会——东城特教成立足球队。但我觉得可以做,也值得再做。

http://s4/mw690/4a19292at7cecbbac2523&690
智障小队员的带球表演,正能量有木有。

http://s4/mw690/4a19292ate13f5a6f5cf3&690
体育,原本就是为了健康、合作、自信、快乐。在体育中,我们拥有的相同、平等。

http://s3/mw690/4a19292at7cecbc521aa2&690
后来去看足球队训练,帮忙传一脚球,左边这小胖子咧嘴笑着冲我竖大拇指。当时感觉好灿烂。

http://s6/mw690/4a19292ate13f582d5ac5&690
学会这些简单的动作,需要付出很大努力。他们比我不幸,也比我坚强。

http://s3/mw690/4a19292ate13f58f779c2&690
小帅哥李念,很有运动员范儿。10年前刚入校时,平衡能力还非常差。如今已多次在全国特奥运动会中获奖,曾获评市十佳少先队员称号。

http://s5/mw690/4a19292ate13f5b755394&690
李老师在给孩子们训练,上体育课。关于这里的故事还有很多。去了几次,都想当志愿者了。

http://s6/mw690/4a19292at7cecbbd3afb5&690
近期最后一次在博客里贴稿子,总结一下。将近一年的走转改,虽然非常非常辛苦,从某种意义上讲比之前的工作更艰难,虽然也时常抱怨,但确实感触颇深。采访完写稿,经常是仿佛急于倾诉心中情绪般迫切、流畅。这样的报道,收获不仅在于绩效、收入,更在于精神上的升华(做之前很难切身体会,但真的是这样)。当“体育”离开赛场、训练场,离开冠军和明星,离开违背常规量的身体负荷以及千百万次重复锻造而成的机器般精准多变的技术、战术,离开尔虞我诈机关算尽黑幕内情利益纠纷……那些更真实的“体”和“育”,以及更纯粹、平凡的进行体育活动的人,让体育变得更加社会化,更加贴近人性,让我发现了为人、为体育人更崇高的价值。更多情况下,他们所做一切并非出于高尚道德、思想境界,而仅仅是想做而已。每个人都有想做的事,只是常常碍于种种困阻不能成行。而我,也和他们一样,并不想再谈什么理想甚至社会责任感。我们坚持的,不过是自己的热爱和期许,是倔强的不甘心断绝的希望,是内心一直怀抱的或许幼稚可笑的对周遭的美好憧憬。如果恰好,我们做的事情又能帮到别人,对环境改善略有助益,这样便是锦上添花了。




李老师的“特殊”体育课

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位于北三环,主要招收智障和听障学生。38岁的智障部体育老师李红喜,已经在这工作了18年。“一直干下去呗。”问李老师想干到什么时候,他脱口而出:“让更多孩子融入社会,幸福地生活,是我的梦想。”

    上课前,李红喜把一件外套用力扔向树枝。衣服高高挂在枝杈上,看得记者一头雾水。然后,集合、整队。“两臂侧平举,向右看齐!”李红喜边喊口号,边走到学生刘云峰身边,帮他抬起胳膊。

1992年,李红喜误打误撞学了特殊教育专业,1995年进入东城特教学校。“刚开始教数学,后来体育老师调走,因为我年轻,又是男教师,就‘转型’了。” 2002年,李红喜又学了个体育教育本科,“我本来不喜欢体育,也不爱运动。现在至少会小20个项目了。”

李红喜善于结合情景,将生活技能寓教于练,让学生在提高身体素质同时,学会解决实际问题。“衣服被风刮到树上怎么办?”他指指树杈上的外套,又指了指地上的沙包。“用包打下来!”学生马晨一喊,几个孩子纷纷附和。李红喜赞许地点点头,耐心教导起来:什么距离、角度能打到衣服,怎样做动作最合理,站的位置越高力量越大……还要注意避让过往行人。这些简单的道理,对于这些孩子来说,需要反复灌输才能学会。

上课时,李红喜说得最多的是“真棒”,做得最多的动作是鼓掌和竖大拇指。症状较重的刘云峰,晃晃悠悠举起沙包,一松手,包掉了。李红喜上前握着他的手,帮他把包扔出去,随即带头“掌声鼓励”。刘云峰咧开嘴“嘿嘿”笑起来。

“特殊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孩子树立信心,要随时随地鼓励他们勇于尝试,从中体会快乐。孩子好动是天性,不能让他们因为挫折而丧失对体育、对生活的兴趣。”李红喜笑说,在特教学校,音体美是主课,“当他们走入社会、回归家庭,身体健康、生活自理和积极乐观的心态更重要。”

目前,学校招收的智力障碍学生以中、重度为主,这些孩子视觉捕捉、身体控制和模仿能力很差。教师不仅要耐心,更要能创新,“用普通方法教,孩子进步慢,没有成就感。我就想办法分解难点,让学生每走一小步,都能看到成果。”为此,李红喜自创了好多教具和训练方法,“比如学打高尔夫,先用塑料棒和饮料瓶做的‘大锤子’击打软式排球,熟练后再逐渐提高精准度。”

上课时,重度自闭症的浩浩一直围着操场不停“走圈”。对于情绪障碍学生的这种刻板行为,老师不能强行制止,但也必须随时关注。突然,浩浩冲向队伍,拉住小女孩蒋丛就往跑道上拖。李红喜赶忙上前阻拦,浩浩与老师“挣吧”了几下,放开蒋丛,一个人继续走起来。

“他只是想拉蒋丛陪他走。自闭症的孩子有时带有攻击性,抓、咬都是常事。”李红喜不以为然地看了眼胳膊上的抓痕,平静道,“我本来性格就内向,刚来时没少发脾气、受打击。比如你在这做示范,他们完全没反应,像看戏似的。学生没有反馈、异常反应,甚至不能自理,都是正常的。当特教老师必须心理素质好,否则很容易崩溃。”

当年和李红喜一同入职的4位老师,如今只有他仍在从事特教工作。如今,全市每个区县都有特殊教育学校。东城特教有教职工70人,其中4名体育老师,要带近200名学生。李红喜教过的孩子,有的在全国特奥运动会中取得佳绩,有的被评为市级十佳少先队员,“看着他们生活能力、心理状态一点点提高,这种成就感,挣多少钱也比不了。觉得自己干这个——值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