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怒放

(2010-09-02 01:07:45)
标签:

杂谈

为了这天请假调整,之前工作再累也咬牙扛住了。于是难得休息,就算身体再不舒服,我知道什么能让自己身心舒畅,情绪振奋。180的门票,24台上。正对舞台,最远的地方。827,工人体育场。摇滚英雄,怒放。

面对这个阵容,爽子也只配暖个场。对于他的音乐,依然听不出好儿来。不过那气氛已经令我热泪盈眶,后来几乎整场都坐在祁老师旁边哭啊哭,数度哽咽。感动,感慨……还有单纯的身体层面的反射。流泪是我的表达方式,就像说话一样。

见识了朝朝所说的黑豹新主唱“和窦唯差着好几站地”。丁武的状态还算不错,但我对黑豹唐朝正经没什么感情。这就是代沟吧,没什么可脸红的。毕竟在那5万名观众里,我也算是小孩了。

状态不错的还有何勇张楚,比之前演音乐节不知兴奋多少。何勇明显在刻意重现94红磡的某些细节,相比那句“你们漂亮吗”,倒是更希望看到窦唯吹笛子,以及听到原版的蚂蚁。何老先生坐在轮椅上,再次举起了他的三弦。我同意nick的表达——这是一位伟大而富有摇滚精神的父亲。

不喜欢许巍,所谓才华没踩到我的点上,这个发型让他显得更丑。看到他我就想,黄雯来没来啊?他和丁武在后台和不和谐啊?

朴树或许的确不应出现在这场演出里,不过我喜欢那份背着棕色背包登上大舞台的特立独行,还有红色纽巴伦。印象中也是好久不演出的主儿,打扮的像偷地雷的一样,上来设备就出问题,各种走音。有点冷场,配合人家的冷峻表情。选了两首我钟爱的歌,都很难唱。

同样好久不演出的还有郑钧,所谓串烧就是用灰姑娘省略掉拉萨的高音。表现力没的说,郑钧还是那个郑钧。这位算是我最有感情的,一直看着爱着关注着。所以人家一说感谢你们陪我成长,我就又不行了,想起了温暖呐喊站在椅背上振臂高呼的自己。

在我看来,齐秦是最不该出现的。为了附和主题,选了首88年的很摇的歌。痛并快乐着,只听李志唱过,原来这才是原版。

我不认为“黄家强和乐队”可以打上beyond的名号,不过我对beyond也没太多感情,尽管那些歌都会唱——在KTV都学会了。这是我们看台第一次起立。

汪峰无疑是主流艺术家范儿,话讲得那么漂亮。好在我也从未爱过他,否则一定难以接受这种形式上的堕落。祝这位又红又专的摇滚才子不纠结,不挣扎,挣大钱,出大名。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苏见信,相似的经历,在这样的场合说了截然不同的话。都很装逼,但汪峰显然更受欢迎。而我挺信,相信他的话发自内心。现场这些自诩热爱摇滚的观众,恐怕在死了都要爱之后都抵触信的音乐。但我却在大学时对他颇有关注,此人组过乐队唱过pub,在我眼中确是有一股摇滚气质。当然我也对那些排行榜热门歌曲不屑一顾,但无碍有些知名度不高的歌确实很给力,现场也很棒。本场前舆论质疑信“不摇滚”,于是他捯饬的像机械战士一样,上来先唱了两首很重但毫无人气的歌,现场反应跌至冰点。他是为了推翻什么配合什么,这让我感觉很悲情。他完全可以唱那些好听的歌,既非“芭乐”也不是那莫名其妙的重金属。一席话令我感动,我想每一个在事业上做出过妥协的人,都该尊重这份内心深处保存完好的初衷。终于等到如果还有明天,玩摇滚的人玩流行绝对是小菜一碟。

插一句。据北京日报报道,有“摇滚业资深人士”称,信这样以艺人而不是以乐队形式参演,就不能冠以摇滚二字。我忍不住要骂人了。拜托您下回把今儿这些乐手给梁静茹林俊杰周杰伦小沈阳SHE配上办一摇滚专场得了。

老崔绝对镇得住场,但两首歌都不是经典。依然是一副表达欲望极强的样子,依然是辞不达意的表达效果。依然在超越时请姑娘上台跳舞,与3年前不同的是,我已经可以不顾旁人的目光,在距离舞台很远的地方自己跳。没有返场,更没有期待中的大合唱,10点半拉闸的演出已经拖到了11点多。后来才知道好多演员演完就走了,没留到最后。

串场时放了烽火扬州路和超载的什么来着忘了,好像是荒原困兽。轮回和高旗的缺席,成全了这场演出的不完美。

 

说回北京日报那篇评论,让我痛心疾首。我猜作者八成连如果还有明天背后的故事都不了解,又凭什么去评价人家有没有摇滚精神。身为党报,不碰摇滚也就算了,要说就找个明白人来说,不懂装懂漏洞百出,本身立论就完全跑偏,让我这当同事的情何以堪。http://sports.sina.com.cn/s/2010-08-28/02591671726s.shtml

很多人混淆了摇滚与地下的概念。摇滚在中国虽然没有文化基础和理论根基,但它无疑是一种广义上的音乐形式,而地下是单纯的运作方式。你可以说我这首歌是摇滚乐,运用了什么样的摇滚元素,但如果说“我这张唱片是以摇滚方式运作的”就会不明不白;反之地下音乐的定义更狭窄,它只描述一种生存方式。崔健唐朝郑钧黑豹魔岩三杰汪峰许巍等等,他们在发展初期是以市场化方式操作的,出唱片打榜参加商演,是以流行音乐的方式出现的,这也是彼时音乐市场的必然。其受众也不过是流行音乐受众中的一小批人,是主流中的另类,但绝不是非主流。就像听涛声依旧可以怀旧一样,听这场“摇滚”来怀旧一点也不奇怪(你怎么会觉得摇滚和怀旧放在一起不伦不类呢李老师,我真服了)。

而您笔下那些“更能彰显当代摇滚乐的本质与精神,有着充溢的创作才华,有着独立的批判视角,有着明晰的价值判断,坚守着音乐乌托邦,用摇滚表达着对社会与时代的关注和参与”,“只可惜这场演唱会上没有他们的身影,而仅仅是在现场多媒体大屏幕上闪现出他们的名字而已”的乐队,大多数是地下乐队,甚至没有正式签约经纪公司。他们没有知名度,如果参加演出,恐怕连“票房的胜利”都保证不了。再说明白点,把他们和827舞台上这些老枪相提并论,只能说明您有点懵。因为作为艺人或乐者,其受众群根本不一样。

朝朝和我不约而同的想:这么多人啊,要是都来酒吧live house看演出多好。但实际情况是他们不会去,他们并不喜欢那里的演出,他们只对工体的怒放、怒放的这些演员,或者已成大众娱乐佳选的音乐节感兴趣。串场时大屏幕上闪现的乐队,不明其意,看不出什么共同点,若是“历数”则未免缺少太多。小祁说,10年后这场演出就是老谢二手痛仰左小祖咒他们。我很期待,但必须承认这很难实现。他们作为这一代摇滚音乐的代表,身处文化高度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以目前的市场运作形式,加之当代文化消费群体的浮躁和思考能力缺失、艺术家本身的极端化和脱离现实,诸多原因令他们很难成为崔健那样的“时代印记”。10年后谢天笑也未必有1万人的票房号召力,别人更不用提了。这些人在工体这样的场合怒放,无疑只能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美好愿望。

 

一不小心又想多了。我总觉得若是爱什么东西,不能光从心里去爱就可以了,还要为它的发展勤于思考,并力所能及的贡献钞票。作为我,没有什么本事,能做的也只有如此——坚持买票流连于各种演出场所,以及,在这里胡言乱语的写下些废话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责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