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还是奥运杠铃启运那趟活。回程车上路经南皮,貌似三国游戏里不怎么值钱的一座城池。
一趟活晒成这样。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主新闻中心。入驻前去踩点。
MPC文字记者工作间。
MPC餐厅里的冷柜,很长时间内我都依赖这些叶子和三明治维生。
频食冷餐的原因是热餐很糟,不好吃且很油腻。而且由于不断加热保持温度,很多面食都烤硬了,根本咬不动。我给他们提意见说,别让老外觉得咱们中国人牙特好似的。
入驻前某日和小祁去北昌豆腐。菜品就那么回事吧,倒是赠送的小菜非常厚道。
在什刹海举办的奥运会跆拳道裁判培训班。不知哪个是改判陈某中比赛的那个。
没什么,只是地下通道。
阿联酋的梅萨公主,奥运会跆拳道参赛选手。非常之有气质。
蓝方中国队男子80公斤以上级替补董万胜。诡异的是,整张照片都虚了,只有他的脸清晰,难道因为长得帅?
这个冰淇淋……很大很甜腻。模特为我带的实习生李月小朋友。我就成天带着实习生吃喝玩乐,哈哈哈!
如你所见,动员大会。
搜暴犬们。
搜我们报社工作间时,有条类似这样的狗狗掉进空箱子里爬出不来了,笨死。
天气闷热,狗狗们辛苦了。
可爱死。一直以为搜暴犬应该是很凶猛的那种。
某顿早餐,其实不具代表性,我不常吃燕麦,后来早餐也不供应鸡腿了。通常我的早餐是一大杯热巧克力,三明治一份,土豆、炒鸡蛋和蘑菇若干。但走上正轨后就没心情照早餐了。
主新闻中心酒店洗手间里。
借采访之名得以游览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中国故事”展。这是江西小屋内,地上嵌着瓷器碎片。
瓷窑。据说这些窑砖都是真品。
好像是广州小屋,这个木雕比较牛。这个男记是日本共同社某摄影,长得比较帅。
好像是山西小屋的剪纸婆婆。
一直认为房间里有冰箱意味着比较高级。
小瓶冰锐,好可爱。被它勾引得特别想喝,终于在闭幕后的留守时期去超市买了两瓶,在房间里和高小雯对饮。
奥运村只能同时进入200名访客。所以中国代表团升旗这天大家都早起来排队。据说有记者凌晨三点就在发往奥运村的班车站等候。
就为了这张破卡。破卡还不是谁都有权利换,比如我的证件就无权换奥运村访客卡。
换卡过程中。
据说升旗的是三军仪仗队。鉴定结果无帅哥。
没换到卡的同行们只能等待。
升旗现场。你看到刘某翔了吗?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里某温室。
新前门大街。上面组织外国媒体到处玩,我就跟着到处蹭,报道这帮老外在中国待的有多么high。
当当车。我问一个巴西姑娘坐这车感觉怎么样,她说,我在荷兰长大的,感觉跟我们那公车差不多。
那会新前门大街还没对公众开放。老百姓们只能这样看。
临近开幕,街上的国旗突然变多了。
MPC发布会上的老外记者。
终于开幕了。
记者是一种烦躁的动物。
奥运会似乎让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与李某小鹏妈妈一起看男团决赛的活动,偶遇TT。
跟着老外记者们去八达岭长城,路遇一只猫。那次活动认识个保加利亚帅哥,忘了照了。他非让我解释他的名字译成中文是什么意思,我说这没法解释。还和一个印度大叔艰难的聊了一路,他留了电话给我,说你来印度时一定要来找我。我说好,不过估计我不会去印度的。
奥林匹克公共区内许多展厅前都是这种盛况,由于参观人数太多,要限制进入人数,没进去的排队等候。就这某市长还嫌人少冷清。人再多就他妈变成王府井了。
公共区内露天大屏幕直播比赛。百姓们的热情令我感动。
三星展厅内,把头伸进那个管子里,体验手机的影音效果。一进展厅乍一看全是没有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