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上的路边摊,彝族或藏族妇女贩卖民族风情的首饰。有黑色晶亮的手镯,不禁驻足,蹲下细看。拿起一支试戴。摘取时,一不小心,从汗湿的腕子上滑落,掉在地上,打得粉碎。
站起来,从容且满怀歉意地对摊主说,对不起,我赔给你。多少钱。
毫无戾气的态度,反而令粗朴的乡下妇女不自在起来。起身看我,嗫嚅片刻,战战兢兢的说,45块钱。双手捏着衣角揉搓。又仓惶捡起几枚碎物,低低的举着。你看,这是好东西,里面都是黑色的。
任谁也看得出是劣质的玻璃镯子。若有意买卖,价钱大约可讲到10块左右。
我掏出50块钱,微笑着递给她。她接过钱,眼神不安。犹豫一下,找给我10块。
我是不愿争吵的,或许与那朴素胆怯的女子也吵不起来。若厉害些,报警也是可以的。我打碎货物在先,但她毕竟要价太高,且不合理的太过明显。请执法者决断,我该为这支镯子付出多少,无疑很讲道理。况且她这种无照小贩,大概一听便会慌张,报出实价了事。
但,道理不是这样计算的。
只从我而言。这40元,也许一小部分值了那手镯的偿价,所余是否付的冤枉?损毁不属于自己的物件,犯下过错。该为这过错付出多少代价赎罪?买我犯错,又该花多少钱?
这样想来,便毫无怨尤。只不过,那女人凭空发了小财。于我,却是不亏的。
但又出现新的问题。道理有没有守恒?我并未超额付出,那么她的所获源自何处?
这样看来显然,显然我的逻辑有所谬误。
好像有点哲学了?不懂。不是学者,不作研究。未曾寻求理论支撑。一切不过是胡思乱想。
一切不过是一件小事而已。
前一篇:雷杰是如何娶到大毛的
后一篇:最近看的几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