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梅菜,应该是写作霉菜吧,“霉”说它的制法也好,过程也好,还是制得的结果也好,是种“写实”,而“梅”可能是误写,如果是这样,我总觉得这是个美丽的错误,“霉菜”误作“梅菜”,总觉得是添了一分会意中的美,增了一分味觉上的香......
1、五花肉一块,梅干菜泡水去咸味;
2、锅内放水,葱片、姜片、花椒数粒、八角两瓣,煮开,肉入水中煮约二十分钟;
3、取出;
4、趁热往肉皮上抹老抽酱油,稍晾;
5、煎锅内放油,肉皮朝下,煎炸;
6、肉皮煎炸至枣红色,取出;
7、肉肉切片,建议别太薄(充分蒸后很香);
8、肉片排入碗中;
9、泡好的梅干菜沥水,锅内放油,葱片,煸炒梅干菜;
10、炒好的梅干菜,放入肉肉的怀抱,压压它,让肉肉把菜菜抱紧点儿
,倒入生抽,和一点花雕酒,开蒸(一般蒸一小时左右)。盐别放了,梅干菜是咸的,又加了点生抽,咸度足够。
很香的肉肉,可是俺喜欢的还是里面的菜菜,与肉肉的相亲相爱,干瘦的小身板经过肉汁的浸润,由不经世事的生涩,变得如此柔润丰美,更将肉肉的张扬肥腻,火爆习性,悄悄拾起几分,又成就了一出菜菜和肉肉的完美爱情哈:
吃时倒扣入盘(或许在碗里的时候,肉皮朝上摆放,扣出来的时候更好看吧,我忽略了)一次吃不完(最好吃不完,留待下次再蒸,越蒸滋味越美,恰如经得起岁月的爱情哈,岁月使其更加甜美,醇厚):
夹个新出锅的荷叶饼,吃吧吃吧,尽管天儿是越来越热,这份丰美,还是很享受呢:
觉得,很多中餐,只要有基本的作法,也不用多么严格的遵循它,哪怕食材因为地域等因素不得,因地制宜取材,简单下作料,只要有心,只要给它一份适宜的火候,完全可以成就美味,既是生活的乐趣,也是生活里应该慢品的幸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