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移贴(四)之读书永不停歇。

(2012-04-07 10:29:50)
标签:

杂谈

分类: 我愛讀書

·点滴

发表于 2010-09-29 18:08:59

1。
李炳南老先生说,50篇古文,能通晓文言文;100篇古文,则能写文言文。
故而,需要多读多读,还是多读。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诚然不欺也。
 
2。

孩子犯错时是最好的教育时机;

教学相长;

承担责任则进步快;

恩威并济。

 

此些皆为听蔡礼旭老师2005年的《幸福人生讲座》一遍所记录点滴收获。

 

·收藏先人们留下的话语

发表于 2010-09-29 18:33:19

一个自从参观了S.France的屠宰场,我就不再吃肉了。——文森特*梵*高

总有一天,人们将视杀生如同杀人。——达芬奇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孟子《梁惠王篇下

一个人不屠杀动物充饥也可以健康。——列夫*托尔斯泰

没有什么能像推广素食那样增进人类的健康并增进地球上生命生存的机会。——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一个国家的伟大和道德进步程度可以从其对待动物的方式来判断。——圣雄*甘地

 

·对生命的敬畏

发表于 2010-09-29 18:35:44

——1905年10月13日,礼拜五,我在巴黎把一些信件投入了一个邮箱。在这些书信中,我告知父母和一些最亲近的熟人,为了以后前往赤道非洲行医,从这个冬季学期开始,我将成为一名医科大学是。在其中的一封信中,考虑到将来学习的负担,我放弃了再圣托马斯教堂神学研究所担任的领导职务。
 
——我现在着手实行的计划,早就萦怀在我的心中,它可以赘述到我的大学时代。当看到周围的许多人陷于困境之中时,我却能够过着幸福的生活,这使我难以承受。还在读大学之前,我了解到一些同学的家境令人十分悲哀,而我们京斯巴赫牧师家庭的孩子们则生活在理想状态中,这种鲜明的对比一直使我不安。上大学时,我可以读书并能在学术和艺术上取得一些成绩,这种幸运迫使我日益考虑到别人,特别是那些由于物质条件或健康原因而没有这些幸运的人。1896年圣灵降临节期间,夏季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当我在京斯巴赫父母家中醒来时,一个想法突然向我袭来:我不可以把这种幸运当做理所当然的东西接受下来,而是必须为此做些什么。
 
——我躺在床上静静地思考着这一想法,窗外的鸟儿则在欢快地歌唱。心中的决定就这么做出了:为了以后献身于一项直接为人类服务的事业,在30岁之前,我可以过一种学术和艺术的生活。“只为自己生活着的人将食物生命,只有为了我和福音献身的人,他才能永生。”我一直在思考,耶稣的这些话究竟对我们意味着什么?现在,我明白了它的意义。除了外在的幸福之外,我还获得了内在的幸福。至于计划中的行动今后采取何种方式,我当时还不明确。对此,我把它留给那时所处的境况来决定。对我来说,现在已经明确的是:这是一项直接为人类服务的事业,即使它只是一项并不引人注目的事业。
 
——《对生命的敬畏:阿尔贝特·史怀哲自述》
 
一百多年前,有这么一位平凡又伟大的人,开始了他之后大半生的在赤道非洲纯粹为人类服务的生涯。这些话语,是怎样的平静。又是怎样的惊心动魄。 他是平凡的,因为他一生便踏踏实实去做了一件主要的事情。他是伟大的,因为他一生将这件事做得尽善尽美,在他那个年代。 何其有幸,在这样的年岁,读到如此文句。何其有幸,在这样茫然之时,还知道世上曾经存在过这样的人。 敬畏生命。 我知道。却不能真懂。
 
 
·滴落留言簿
发表于 2010-09-29 18:36:01
每天读几篇花田半亩文字。洗涤心灵,沉淀心灵。
 
——其实,自己并不是喜欢改变的人。面对无可奈何的改变,也常是不知所措。
 
凝滞于心动共鸣的我脑子,刹那间思维茫白无痕。彷如回去亘古之前,更久远之前。原来我也是耽于改变。可人总在恍惚间才惊觉,自己竟已无觉中渐渐改去良多。
 
只是害怕那一种陌生,恐惧那一种不适,所以拒绝接受改变、新事物,固执得比磐石还坚硬。善,亦不善?
 
——是温婉如旧的清雅,略带幽思的身姿,盈盈满堂池水。她不言语,不喧哗,默声在那一处,深插在那一处,绿水浅泥。7月,荷,芬芳中复苏。我亦清醒着的时刻。
 
浮于脑中的,是那一句成文亦不成文的断句:如莲花般地开落。无声,无息。某一天,惊艳于满池芳华。一如,等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