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浮生所欠止一死,尘世无由识九还》

(2008-04-04 13:00:27)
标签:

杂谈

文学

分类: 我愛讀書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清●赵翼

大家无分长城内外,都是中华民族。这才是一个大而悲壮的概念。

吴梅村写陈圆圆,写到后来是满纸心痛和同情,连原有的一点讽刺之意也消散了。他对这个女人赋予了连他自己也难以期预的深意。其实吴三桂这个人,心机算尽,申时度势,即后降清,作乱三藩。岂是个轻易为女人就发怒的主?“冲冠一怒为红颜”不过是文学家夸饰罢了。看明史,常惊异于当时统治的黑暗与残暴。其对百姓之虐对外侮之弱对异己之残酷,也只有清末那一段堪与以相较。那一场战乱,犹如赤壁大火,说是借陈圆圆这个女子发起来的,其实终归还是要烧的,怨不得,一阵东风。

 

原还真认定了吴三桂就是为了陈圆圆才如是一举的。看来,终究还是需要多一些探究,怀疑的态度的。把那个时候,不,是世界上的男子想得太好了。

 

那一晚,秦淮月凉如水,落梅胜雪。

苟活人世带来的是深悔。浮生所欠止一死,字间心上遗恨如山。

到底是善良的人,只有善良的人不会忘却,不懂得自我欺骗,亦不得自赎。

 

我始终是个愿意相信文字的人。

只听过孔尚任写的《桃花扇》,却好似只为反映那个时代,而且终究是文学作品,不敢深信。

读过《香君传》,才或多或少了解了这位秦淮名艳与侯方域之间的些许故事。至于候方域结果如何是不了了之的。只道是香君因出身问题被侯老爹扫地出门在一小破柴园中悲终的。

香君后人今尚在。只是不知道到底该如何看待先人问题。

记得看了之后写了篇读后感,还从老黄那里拿了个很好看的分数。那篇文章已做不得我今生今世的证据了,连大概写了什么都不记得了。反正是对香君怜惜敬佩的。

对于改朝换代的事,我始终没办法体谅那些誓死效忠的前朝之人。即使哪天成为现代知识分子,文人,也已过去断了。

 

2007/10/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