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财贵谈孩子读经:先背熟再慢懂
(2013-03-04 11:48:41)
标签:
读经教育国学 |
分类: 关于孩子 |
王财贵谈孩子读经:先背熟再慢懂
王财贵是我国台湾读经推广者,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曾师从国学大师,历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师。1994年起,他在两岸及世界和地致力于读经教育推广,做了1000多场阐述个人教育理念的演讲。
日前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十七八岁时,一直在想,杜甫、李白、朱熹、王阳明、钱学森、鲁迅等人是怎样长大的?后来,我发现我和他们的差异在于,他们小时候读的书是一辈子都有用,而我的却不是,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能成大才。从此,我走上国学读经之路。”
孩子的潜能无穷
对于“好的教育应该是怎样的”“您为何选择读经教育?”等问题,王财贵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开发人性。孩子的潜能无穷,我们不要给他设置太多障碍,而是要做到轻松愉快,跟孩子一起成长。老师最重要的品质还不是有爱心、恒心和耐心,而是了解人性。
譬如学语文,不必从白话文学起。直接读经,是提升语文程度的快捷方式,读了一点经,白话文不必教,就自己会了。读经的概念是读诵经典,只管把经典拿来,原汁原味的,多读熟读,先不管理解不理解,以后可以用一生去理解。
而所谓经典,就是“最高明的书”,大家可以自选,认为最重要的先读。我建议第一本是《论语》,其次是《大学》、《中庸》,再其次《孟子》、《易经》、《诗经》,然后才是《老子》、《庄子》,然后才轮到唐诗、宋词等……
读经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对于读经的意义,王财贵以自己家孩子的实践作了解答,他说——我的第二个孩子在小学一至三年级都是班里二三十名,老师并不看好他。到了他三年级,我把一本书给他说:“孩子呀,从今以后,每天背两章!”《老子》81章,他用40天背完了。之后再读《论语》,读了不过半年,他整个气质都变了。五六年级时成绩名列前茅,初中时全班第一名。初二,老师叫他跳级考高中,他到高中,全校第一名。考上台大以后,读了三年,考研究所,又考第一名。读经的意义在于它让孩子开发潜能、品学兼优。能从自学中发展思考力,而这对所有其它科目的学习都有帮助。
孩子能读懂“经”吗?
王财贵主张孩子在13岁前听尽世界名曲,看完世界名著,用经典的教育扎稳一生学问的基础。但孩子能懂吗?王财贵回答说——孩子的学习,是吸收记忆的黄金时期,他是不需要“懂”的。他只要把一切优美的艺术作品听熟悉看熟悉,再把一些饱含智慧的经典文章背熟,那些天才的美感和圣贤的智慧,自然能对他产生熏陶,他可以用一生的时间来“懂”。
国学的本质是讲做人的学问
对于国学教育的意义是什么?现在学国学读经的人数有多少,国学回归大众,有什么途径吗?王财贵认为:国学凝聚了中国文化的精华,本质是讲做人的学问。现代化之后,我们拼命学西方,但却遗忘了自家的财富。近代的中国人,既丧失了自己,又没有学到西方的精粹。要回归到文化的根,从小读经,是最切实简捷的方式。令人欣喜的是,读经的风气渐渐展开了,现在,如果连读三字经弟子规都算的话,台湾读经的儿童,超过100万人,内地则超过1亿人。不只孩子要读经,成人也可以读经。我希望全民都能从读经受益,最近提倡“全民读经,读语一百”的活动,就是每个人把《论语》读100遍。记住:只读原文,不要看注解。我想,现在的中国人口中只要有7亿人读过《论语》100遍,我们的民族将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