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会学会了“打太极”
——《金融博览·财富》杂志专栏文章
一和家家
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向明确,譬如2007年提出了“明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再譬如2008年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发挥货币政策反周期调节和保障流动性供给的重要作用,促进货币信贷供应总量合理增长”、“要保持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然而,有意思的是,时间过渡到2012年,非但社会发展到了老龄化阶段、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有声有色、全民健身运动如火如荼,而且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悄然之间也学会了“打太极”,这不能不让人觉得眼前一亮。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六项经济工作主要任务给了我们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延伸解读空间——现在就让我们对比阅读一下今年、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具体内容,看看是不是这样。
“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众所周知,GDP增长率中包括外贸进出口、消费、投资三大块,而在外贸进出口不景气的背景下,要想实现保增长、稳增长的目标,似乎只能提升消费、投资在GDP总量中所占的份额。而这恰恰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的玄机所在——2009年央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整出了“四万亿投资规划”和十万亿“天量信贷”,抵御金融危机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投资在GDP总量中所占的份额,所以,明年要想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已不大可能,而“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显然比“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对“刺激消费增长”更有利——持续十多年的惠农政策让农民富了,而大批的农民进城定居对拉动住房、汽车、家电、家具消费提升作用将会非常显著。
“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和推动结构调整的作用”——大方向不变,关键在灵活运用;相比此前数年的“加息加息再加息、降息降息再降息”,变数大了,想象空间也大了。
“要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保持贷款适度增加,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切实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成本”——这一条款区别于2009、2010年提出的“要积极扩大直接融资”、“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就文字而言,“适当”一词似乎多了一层呵护资本市场的暖意,而“保持贷款适度增加”则无疑更有利实体产业、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但“切实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成本”却似乎只有两条途径:一是扩大IPO融资份额,二是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
“要继续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动摇”——楼市调控早已成为最近几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老生常谈,同时,又因为新兴产业暂时还无法取代房地产行业作为支柱性产业的地位,楼市调控“打太极”的味道越来越浓,甚至成了名符其实的“老生空谈”。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无论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增长”亦或者“保持贷款适度增加”均有利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想不动摇都难——管理层的苦衷由此可见一斑。
“要高度重视财政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是防患金融风险的两个有效途径,而这又与“保持贷款适度增加”看似矛盾。或者,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保证金融安全和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前提下才能“保持贷款适度增加”——由此可见,所谓的“保持贷款适度增加”也是打了折扣的,也有点“打太极”的味道。
那么,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什么要如此繁复的“打太极”?“打太极”的终极目的又在哪里呢?简单说,它让我看到了一个老成持重的“稳”字——在金融危机、欧债危机连续重创和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2008年至2011年国内GDP平均增长率依然高达9.58%左右,这一成果来之不易,所以必须求稳,而“稳增长”也因此成为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核心内容和终极政策指向。因为如此,所以我说,中经会学会了“打太极”,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它折射出决策者更多的理性、睿智和高瞻远瞩。
《金融博览•财富》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中国金融出版社主办的金融投资理财期刊。刊物以“权威成就卓越,专业铸就财富”为办刊宗旨,以“专业性、市场性、可读性”为办刊原则,通过权威解读国家宏观政策,深入、全面分析投资理财热点,跟踪把握金融市场动向;通过专业人士的市场点评、预测,最新的理财方法、技能、案例介绍,翔实的投资理财资讯,满足投资者的实际需求;通过深入浅出的笔墨,成功人士的财富故事,有关财富梦想的评论、美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刊物已成为金融投资理财领域“引导投资理财取向,成就公众财富梦想”的有较强影响力的专业读物。
链接:点击查看每天“实盘分析”和“百万实盘操作”——每个交易日盘前交易信息解读、大宗交易解读、个股异动提醒和博友互动均在这里进行。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一和居
郑重声明:本博仅为一和家家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参考。敬请博友一笑读之,且勿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