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应对新股“破发潮”

(2011-01-26 07:15:18)
分类: 一和论市

如何应对新股“破发潮”

 

一和家家

 

剔除2010年12月上市或上市后“破发”的次新股忽略不计,2011年至今沪深两地市场上市了多少家新股?又有多少家新股上市后遭遇了“破发”的“礼遇”呢?统计显示,截止2011年1月24日盘后,沪市上市新股计有3家,分别是1月7日的601118海南橡胶和1月13日的601558华锐风电、1月18日的601700风范股份,上市后至今涨幅分别为:海南橡胶82.30%、华锐风电-21.03%、风范股份-16.77%,其中2家“破发”,占比66.67%;深市中小板计有8家,分别是1月10日的002534杭锅股份、002537海立美达和1月11日的002535林州重机、002536西泵股份,以及1月18日的002538司尔特、002539新都化工、002540亚太科技、002541鸿路钢构,上市后至今涨幅分别为:杭锅股份-5.19%、海立美达-14.55%、林州重机-6.8%、西泵股份-11.39%、司尔特-11.23%、新都化工-16.26%、亚太科技-17.45%、鸿路钢构-7.46%,其中8家全部“破发”,占比100%;深市创业板计有10家,分别是1月7日的300155安居宝、300156天立环保、300157恒泰艾普、300158振东制药、300159新研股份和1月13日的300160秀强股份、300161华中数控、300162雷曼光电、300163先锋新材、300164通源石油,上市后至今涨幅分别为:安居宝-11.86%、天立环保-2.07%、恒泰艾普1.72%(最低55.30元)、振东制药-13.99%、新研股份25.75%、秀强股份-11.29%、华中数控-3.96%、雷曼光电-0.26%、先锋新材-7.69%、通源石油-10.37%,其中9家“破发”,占比90%。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2011年1月份已经过去的15个交易日中,如何应对新股“破发潮”沪深两市总计上市新股21家,平均每个交易日1.4家,21家新股中19家“破发”,占比高达90.48%,仅有沪市的海南橡胶和深市创业板的新研股份侥幸逃脱了“破发”的“礼遇”。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21家新股大面积“破发”呢?从目前市场评论中,我们可以屡屡看到诟病新股发行“三高”(高市盈率、高定价、超高募额)的文章,事实又究竟怎么样呢?粗略计算,我们发现,上述21家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为81.80倍,其中,沪市601板块3家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65.26倍,但有意思的是发行市盈率最高、高达87.73倍的海南橡胶非但没有“破发“,反而实现了82.30%的上市后涨幅,而发行市盈率最低、只有48.83倍的华锐风电上市后跌幅反倒最大,高达21.03%,远远超过了以59.22倍市盈率发行的风范股份-16.77%的上市后跌幅;深市中小板8家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68.91倍,其中,林州重机发行市盈率最高,为92.59倍,杭锅股份最低,为45.61倍;深市创业板10家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97.083倍,其中,新研股份发行市盈率最高,高达150.82倍,天立环保发行市盈率最低,只有63.04倍,但更加有意思的是,和沪市601板块3新股一样,发行市盈率最高、高达150.82倍的新研股份上市后非但没有“破发”,反倒实现了25.75%的涨幅,最大涨幅更是高达60.22%,相反,发行市盈率相对较低、只有69.01倍的安居宝反倒跌幅靠前。而从全部21家新股发行市盈率和上市后的股价表现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发行市盈率最高、高达150.82倍的创业板股票新研股份和发行市盈率相对较高、高达87.73倍沪市601板块次新股海南橡胶非但没有跌进“破发潮”的“漩涡”,反倒成为了2011年次新股板块硕果仅存的两只牛股,分别实现了25.75%和82.30%的上市后涨幅,相反,发行市盈率最低、只有45.61倍的中小板新股杭锅股份和发行市盈率次低、只有48.83倍的沪市601板块次新股华锐风电却一头扎进了“破发潮”如何应对新股“破发潮”、不幸沦落为“低市盈率熊股”(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和目前平均市盈率只有8.6倍的银行板块领跌沪深两地市场一个道理,用一句通俗的话讲,叫做“便宜没好货”),分别实现了-5.19%和-21.03%的上市后跌幅,而华锐风电更是熊踞“破发潮”跌幅榜首位。

由此,我们不难得出一种结论:新股“破发潮”和IPO“三高”关联不大,和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市场强弱、新股扩容加速度以及市场主力资金对上市公司的价值取向(成长预期和股本扩张潜力)密切相关。而从历史经验来看,2007年之初中国人寿以97.81倍的发行市盈率上市、2007年6月中国远洋以98.67倍的发行市盈率“闪亮登场”,非但均未遭遇“破发潮”的尴尬,而且无不高开高走、涨幅翻番,相反,尽管中国南车发行市盈率只有16.03倍,但在2008年8月18日上市以后,依然难免跌停和连续大跌的“尴尬”,若不是发行价只有2.18元,恐怕难逃“破发”的“礼遇”。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新股以及次新股“破发潮”和熊市中市场估值中枢不断下沉密切相关,和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衡、资金面日趋紧张不无关系,而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等宏观政策指向无疑是导致市场对经济增长预期不乐观的直接因素,也是造成大盘走势持续低迷的主要因素。甚至,我们可以这样说:且不说21家次新股以平均81.80倍的发行市盈率高调上市,即使以40倍或者更低的发行市盈率发行,上市后依然存在一头跌进“破发潮”的较大可能性。

那么,作为投资者,我们究竟该如何应对新股“破发潮”呢?首先,我们必须搞明白的是,新股集体跌进“破发潮”,绝非次新股板块一个简单的个案,而是政策趋势、经济发展趋势不乐观的这一种前兆。甚至,我们可以将它视为市场环境进一步恶化、大盘走势日趋糟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在此背景下,窃以为,作为以套利为目的的投资者,首要的任务不是捕捉“破发”新股的投资价值或投机机会,而是逢高离场、保存实力,以图政策导向出现重大转机时以更低廉的进货成本参与市场博弈。而就“破发”的新股、次新股资质而言,那些每股净资产、每股资本公积金、每股未分利润较高并且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科技含量较高的股票无疑是大盘见底后的首选。除此之外,暂停IPO或暂停新股上市前夕最后一批上市的小盘次新股因为时间和套牢盘较少的缘故,往往容易受到多头资金的狂热追捧——譬如2008年9月赶上“末班车”登陆深市中小板的法因数控、东方雨虹、川润股份、水晶光电、华昌化工,在2009年的“纠偏行情”以及2010年的小盘股局部牛市中无不涨幅惊人,而2009年7月大盘见顶之前上市的桂林三金、万马电缆等中小板股票则表现非常一般。如此,切忌大盘跌势未尽时盲目抄底“破发”的创业板、中小板或沪市601板块次新股,以免遭遇“偷鸡(投机)不成蚀把米”的尴尬。

实盘链接:点击进入“实盘分析”——每个交易日盘前交易信息解读、实盘直播、个股问答和博友互动均在这里进行。

 

二〇一一年一月二十五日一和居

点击阅读:一和论市

 

郑重声明:本博仅为一和家家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参考。敬请博友一笑读之,且勿效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