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一和论市 |
小盘股跑赢大市场
——本文系《金融博览·银行客户》的约稿
一和家家
雨季来临以后,你如果需要外出,要么留意一下天气预报,要么带把伞,这样才能避免躲雨的尴尬。但如果你无视雨季已经来临,或者对天气预报熟视无睹,那么,就极有可能会遭遇“落汤鸡”的下场,或者仓皇躲避到别人家屋檐下,企望雨过天晴。
股市有没有“天气预报”呢?答案是肯定的——每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是次年股市行情的“天气预报”,其精准程度相比中央气象台有过之而无不及:2007年12月5日结束的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了“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明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一宏观政策终结了2006年股市大涨130.43%、2007年大涨96.66%的连续两年大牛市,2008年上证指数跌幅高达65.39%,最大跌幅超过70%;2008年12月10日结束的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货币信贷供应总量合理增长……保持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这一宏观政策让2009年股市和楼市双双走出了攻势凌厉的纠偏行情:楼价涨幅远远超过2007年,上证指数年度涨幅为79.98%,深成指年度涨幅为111.24%;2009年12月7日结束的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投资适度增长,重点用于完成在建项目,严格控制新上项目……加大信贷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支持,有效缓解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引导和规范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这一宏观政策让2010年股市展开了深幅调整,上半年上证指数大跌878.77点,跌幅高达26.82%;深成指大跌4313.03点,跌幅高达31.48%,沪深股指最大跌幅均接近2008年大盘跌幅的一半。有意思的是,2009年12月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当天上证指数收报3331.90点,此后的反弹再没有高过这一点位,相反,2010年7月2日上证指数最低见2319.74点,最大跌幅超过1000点。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每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次年股市行情的“天气预报”作用,其精准程度可谓弹无虚发,远胜于股神们的预测。
非但如此,并且板块兴衰、个股涨跌均可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具体条文中找到答案:2008年上证指数暴跌65.39%,但受益国家惠农政策的农林牧渔板块年度跌幅只有34.27%,并且自2007年12月起,该板块走出了持续时间长达5个月的逆势飙升行情;2010年上半年上证指数跌幅为26.82%,但受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刺激消费增长”的环保、酿酒、电子器件、电器、传媒娱乐、医药、智能电网、巨潮科技、中小300、低碳经济板块上半年跌幅不足10%,并且1-4月上述板块无不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逆势上涨,相反,遭遇政策调控的煤炭、钢铁、地产板块同期跌幅高达34.53%、30.94%、30.83%,可以说远远超过上证指数跌幅,其中,煤炭板块跌幅高于深成指上半年31.48%的跌幅。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自大盘见底1664点后至2010年6月底,代表中小盘股的中小板综指和代表大盘蓝筹股的上证指数走势差别之大,为历史以来所罕见。期间,上证指数最大涨幅为108.898%,中小板综指最大涨幅为238.198%,后者是前者的2.19倍!其中,上证指数最高至3478.01点,距离2007年大牛市高点6124.04点尚有2646点即开始见顶回落;中小板综指最高至6625.73点,非但刷新了上一轮大牛市的高点——2008年1月15日的6315.09点,而且在此基础上上涨了300多点,涨幅接近5%。此外,除了中小板综指涨升空间远远大于上证指数,其延续升势的时间跨度也同样远远超过了主板指数——在上一轮以蓝筹股为主导的大牛市行情中,上证指数于2007年10月16日见顶6124.04点,但是中小板综指直到2008年1月15日才算见顶6315.09点,滞后见顶时间长达3个月;2008年10月28日上证指数见底1664.93点、中小板综指见底1959.13点,此后,上证指数开始了为期9个月的升势行情,于2009年8月4日见顶3478.01点,但中小板综指却将升势行情延续到了2010年4月23日的6625.73点,时间跨度接近18个月,滞后见顶时间长达9个月!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上一轮牛市和2008年股灾后的纠偏行情中,代表中小盘成长股的中小板综指无论涨幅亦或者演绎升势行情的时间跨度,均远远超过了主板指数。更加值得关注的是,从上一轮牛市中小板综指滞后见顶时间3个月到2009年纠偏行情中小板综指滞后见顶时间长达9个月,小盘指数和大盘指数之间的差异性越来越明显,并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而从2010年一季度、二季度以及七月至今(截止7月27日)上证指数和中小板综指的市场表现来看,这种差异性则更加突出——从季线图我们可以看到,上证指数一季度跌5.13%、二季度大跌22.86%、七月至今涨幅为7.38%;中小板综指一季度涨6.44%、二季度跌15.47%、七月至今涨幅为10.38%。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在大盘阴跌的背景下中小板综指表现为逆势上涨、在大盘主跌的背景下中小板综指表现为相对抗跌、在大盘反弹的背景下中小板综指表现为快速走强,且不说2009年四季度上证指数涨17.91%、中小板综指暴涨31.01%。
如此,一个关乎后市投资机会的问题就浮现到了我们眼前:假如2010年7月2日的上证指数2319.74点、深成指8945.20点、中小板综指4893.24点、创业板指832.62点可以视之为大盘阶段性底部的话,那么,在大、小盘指数同一天见底的背景下,后市究竟是大盘指数投资赚钱的机会大还是小盘指数投资赚钱的机会更大?
需要说明的是,上半年央行持续收紧银根以及楼市调控不断加码实质上已经让“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趋向“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而在上半年经济数据出台、消费和投资增长呈现下滑趋势、二季度GDP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政策重新转向积极的、对股市有利的一面已成定局(2010年7月22日的政治局会议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7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将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新36条”分工至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等20多个部门,似乎已经验证了这一点),大盘因此走出新一轮纠偏行情当属情理之中。
那么,中小板综指何以会如此强势?后市又凭什么继续跑赢主板指数呢?窃以为,这还要从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一“国策”说起——众所周知,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保持投资适度增长、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引导和规范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同时,也提出了“加大信贷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支持,有效缓解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战略构想,而中小板、创业板大多数上市公司毫无疑问隶属“小企业”的范畴,同时也是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新科学的代名词。也就是说,中小板、创业板属于政策支持、政策利好的范畴。而在中国股市,政策利好的行业、板块,往往都会受到多头资金的重点关注,要不,中国股市怎么会有“政策市”一说呢?换句话说,也只有政策支持的行业、板块、个股才会有经营业绩高成长的政治背景和经济基础。不是这样吗?如此,宏观政策转向后,政策对上证指数的支持力度大呢,还是对中小板综指、创业板指的支持力度更大?相信你会有属于自己的判断能力。
讲座预告:8月14日(周六)一和家家将抵达山东·济南做主题为《投机博弈新一轮纠偏行情》的演讲,因属于小范围的沟通交流,座位非常有限,需提前报名、订座,点击查看详细情况:济南讲座。
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八日一和居
郑重声明:本博仅为一和家家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参考。敬请博友一笑读之,且勿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