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利好引爆年度大行情

(2008-10-23 07:16:40)
分类: 一和看盘

大利好引爆年度大行情

——集合竞价买进银行地产股

 

一和家家

 

没什么好说的,在此重大利好出台以后,只有一句话:赶在集合竞价第一时间买进优质的银行地产股。至于国家货币政策进入降息周期、银行股平均市盈率只有7.61倍、权重地产股市净率只有两倍左右……等等理由,都作为后话吧!除此之外,还想说一句话:在中国股市崩盘性暴跌超过70%以后,别再动辄就唱空了,“见顶不知顶、见底不知底”是最最愚蠢的行为。再就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2日发布的“十大新规”以及此前发布的诸多利好政策,毫无疑问将庇护沪深大盘构筑起双底,从而支撑大盘走出一轮波澜壮阔的升势行情。

2008年10月22日财政部新闻办公室: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今年第四季度,在保障企业退休人员、城乡低保对象等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的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加大资助困难学生、优抚救济、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工作力度。一是落实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今年中央财政共安排助学经费223亿元。二是对汶川地震重灾区的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为期一年的特别资助政策,免除学费、补助生活费,并扩大国家助学金范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6.9亿元,彩票公益金安排1.15亿元。三是从2008年秋季学期起,继续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每人每月40元的标准,发放临时伙食补助,补助期限为5个月,大利好引爆年度大行情中央财政安排资金4.77亿元。四是从2008年10月1日起,提高部分优抚对象和建国前老党员的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今年中央财政共安排抚恤和生活补助资金141.2亿元。五是为妥善解决汶川地震重灾区受灾群众灾后基本生活问题,中央财政安排资金25亿元。六是安排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资金,保障受灾群众灾后基本生活。

七是从2008年11月1日起,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暂统一下调到1%;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对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地方政府可制定鼓励住房消费的收费减免政策。八是金融机构对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提供贷款,其贷款利率的下限可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同时,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各档次利率分别下调0.27个百分点。汶川地震灾区居民灾后购置自住房的贷款利率下限、最低首付款比例和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优惠政策保持不变。九是加快廉租住房建设,加大实物配租力度,扩大廉租住房租赁补贴范围,推进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十是近日发布城市低收入家庭资格认定办法,以规范廉租住房和经济适应住房保障以及其他社会救助工作中的城市低收入家庭资格认定行为。

进入十月以来,一和家家对银行、地产、农业板块给予了特别关注的目光,先后写下了一系列文章,现在新政出台,建议博友重读拙作:《权重地产指明大市方向》(9.29)《沪深大盘还能涨多》(9.30)《金秋十月再现短差旺季》(10.1)《中国股市大跌启示录》(10.2)《谁来为“增持潮”买单》(10.2)《别被熊市论蒙蔽了眼睛》(10.4)《反弹行情不会这样结束》(10.6)《金融地产后市领涨可期》(10.7)《喜看银行搭台地产唱戏》(10.8)《双降之后不必担忧霜降》(10.9)《随时可能展开大幅反弹》(10.11)《救市行动展开肉搏战》(10.13)《中国救市行动三部曲》(10.14)《银行地产领涨周三大盘》(10.14)《整数关下不宜盲目做空》(10.15)《从货币政策看地产钱景》(10.16)《等待银行地产形成合力》(10.16)《地产止跌回升大盘见底》(10.20)《周二哪个板块领涨大盘》(10.21)《低价股补涨孕育新升机》(10.22).

 

温馨提示:周四本博依然从上午九点开始“实时看盘分析”,不对买卖做判断,只对热点板块以及杀跌板块做点评和提示,并对分时走势做简单的述评,算是困难时期陪博友聊天吧!点击阅读周四操盘重要提示

 

二〇〇八年十月二十三日一和居

点击阅读  一和论市

 

郑重声明:本博仅为一和家家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参考。敬请博友一笑读之,且勿效仿。

http://file.chanet.com.cn/s_image.cgi?a=121844&d=45284&u=&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